首页
  • 综合电视
  • 公共电视
  • 综合广播
  • 旅游广播
  • 东源台
  • 龙川台
  • 连平台
  • 紫金台
  • 和平台
  • 源城台
  • 江东区
  • 网络公司

新春走基层│ 情牵四代人的龙川木偶戏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龙川融媒编辑:2024-01-27

龙川手擎木偶戏源于民间

扎根于广大群众的土壤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舞台上

“木偶们”以灵活的动作

惟妙惟肖的表演

让观众感受到了

传统文化的魅力

木偶戏在龙川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主要分布在龙川县

黎咀镇、佗城镇等地

其中

以黎咀镇的木偶戏表演

最为出名

在龙川县黎咀镇石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正上演着龙川两大省级非遗——手擎木偶戏和杂技相结合的经典剧目——《伞顶骑车》。只见方寸舞台上,木偶戏活灵活现。推、拉、提、拨、抖,在幕后艺人们的巧手下,木偶被赋予了角色灵魂,张口、闭眼、拂袖、回眸,每一个动作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龙川是杂技之乡,我们木偶也来源于杂技,演木偶戏的话你要用特技演出来。首先你要演什么,自己就要进入那个角色,把自己的思路体现到木偶身上去,做到人偶一体。”龙川手擎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骆志鸿说。

手擎木偶戏,又称“鬼仔戏”,是龙川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也是一门融合雕刻、表演、剧本、舞蹈、音乐等诸多要素在内的优秀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代传承人骆志鸿出生于木偶世家,他曾祖父骆七是黎咀木偶戏的奠基人,木偶戏技艺是家族式一代代传下来的,其中以手擎木偶戏为主。谈起儿时练基本功的往事,骆志鸿直言这都是“力气活”!

骆志鸿告诉记者,火砖是他们最简单的道具,一般一个木偶5到8斤,一块砖5斤。他们最初学艺时是先拿砖练习,练熟后才能表演木偶。

1979年高中毕业后,骆志鸿跟随父亲骆锦标在黎咀公社木偶剧团练就了一手操纵木偶的精湛技艺。但1986年至2003年,由于演出市场不景气,受生活所迫,他暂时放下了钟爱的木偶戏,选择了外出务工。

“自己真正接手过来是2012年,父亲年纪大了,演不动了。我如果不把木偶戏传承下去的话,这种技艺就会被遗忘丢失。每当我们有大活动时,我儿子也会加入团队一起演出。”骆志鸿说道。

政府搭台,木偶唱戏。伴随着龙川手擎木偶戏被评为省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除组织巡演、提供演出机会外,还通过设立龙川手擎木偶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在河源各区县中小学内开设木偶戏表演兴趣班,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展示木偶的制作与表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骆志鸿的剧团也多次参加省、市各项演出活动,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并多次获奖。年关将近,骆志鸿的黎咀木偶剧团也受邀参加龙川2024年贺新春文艺演出。

“我们每年都会被纳入县里的春节送戏下乡活动,最远的一次跑到了马来西亚,让外国的观众感受到我们中国文化的魅力。创新这块,我们想从文创产品开始,现在我们表演的木偶就80公分左右,以后我们想做到20、30公分,让小朋友感兴趣。”骆志鸿介绍说。

龙川县黎咀镇副镇长何舒琪则表示,“要做好黎咀镇镇非遗工作者的服务保障工作,尽能力解决非遗工作者的‘痛点’、‘难点’问题,运营好研学基地,开展特色非遗研学课程,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遗走进学校、走进乡村、走出黎咀。”


一审:叶美祺

二审:黄伟发

三审:周凤娟

分享到:
扫描关注河源广播电视台微信号(hyrtv87)

相关新闻

  • 1月26日河源新闻联播
  • 1月26日河源新闻联播
  • 1月26日河源新闻联播
  • 1月26日 连平新闻
  • 1月26日 连平新闻
  • 1月26日 连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共0人参与

    Copyright 2006-2016 河源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110报警 备案:粤ICP备1203623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许可证:粤备2011001号

    河源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160130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