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电视
  • 公共电视
  • 综合广播
  • 旅游广播
  • 东源台
  • 龙川台
  • 连平台
  • 紫金台
  • 和平台
  • 源城台
  • 江东区
  • 网络公司

【河源怀古】百年老照片讲述紫金古八景的美丽传说(下篇)

来源:河源网络广播电视台编辑:2015-03-05
 
【导语】自宋、元以来,我国各地但凡名胜之地,喜评八景。八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后历代传承,经久不衰。河源各县旧时八景,随着历史变迁,有的现在依然为人们所熟知,有的已经在历史变迁中被遗忘甚至消亡。家乡古“八景”的美丽传说,不知你是否依然知晓,家乡“八景”今又何在,是何模样?小编精心收集了各县古“八景”,并整理成辑,结合一百年前的老照片,试图还原历史,让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故事向我们展示先民兴起的历史与文明的同时,再现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家乡先辈们的勤劳与智慧。今天介绍紫金县古八景下篇。

紫金县,旧称永安县,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县,属惠州府。民国3年(1914年),中央政府批准永安县以紫金山命名,改名为紫金县,1988年为河源市辖县。




紫金古“八景”的起源已很难考证,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八景”是:元峰耸翠、文笔插云、紫金春晓、乌石秋光、铁潭倒影、火带长林、秋乡晚泊、钟峒午阴。

 

铁潭倒影位于县南城外。两水夹流,有石碛横江,汇而成潭,澄莹彻底。岸上竹树参差,人家倒映。旧有渡,名“铁潭渡”。古时永安县南城外两水夹流处建有一桥,即五湖桥。在五湖桥下,有一景观曰“铁潭倒影”,是紫金的八大景点之一,相传人倒影在水中,和站在岸上一样,影子是向上的。




紫金县城新貌

古名鸣赞郑鼎勋曾这样描述铁潭倒影:“铁潭南郭外,古渡自来名。石峭收双岸,沙平彻一泓。高低垂柳乱,深浅浴鸥轻。日夕浮清影,含空似月明。”




小编附上这张百年前的永安城南面的照片一张,不知文中所指的五湖桥是否图中之桥,此桥似有五孔,桥下流水潺潺,桥上行人匆匆而过。如今,“铁潭倒影”的景色早已消亡在历史的长江中,人们只能凭想像怀念旧时的美景。

火带长林

在古名,距城四十里,在乌石镇与水墩群丰交界处。火带是个地名,在古名都乌石乡榕林村的火带径。清代康雍年间的三水县学者范端昂,在他的《粤中见闻》里,用如诗的语言来描写火带景色:永安古名都,有一山径如带,丹崖翠壁。日射霜林,赤艳如火,故名火带。火带原是原始森林地带,绿树成荫,古木蔽天,要想从榕林到秋溪,必须从林中穿过,长约1公里。又有另一种说法,道路深林蔽日,路人白天亦需点火照明,因而称为火带。秋天的火带最是美丽,十里枫叶都被霜打红了,就像有人一把火把森林烧着了。

当年这一带枫叶似火的美景,吸引了很多人去游玩。古名都进士刘名载,有一首诗专门吟咏火带的景色:“萦回曲径岚烟锁,十里杉松交道左。商风一叶飘井梧,寒日霜林赩如火。当年伏莽势方炽,丛薄阴翳若绵密。谁教一炬焚蓊崴,百载犹疑焰未息。短策行来未觉遥,时看红叶风中飘。白云归来石磜寂,门外斧声谁采樵”。

如今,旧时的原始森林已不再有,古树更难寻,“火带长林”的美景已随斯人离去。




秋乡晚泊在县城西南方向距县城90多公里,秋香江与东江汇合处。古时紫金处处都能见到成林的枫树。秋乡江(现为秋香江)的得名,仍是与枫林有关。古名武举人郑伟勋有诗说:依依鸟宿疏林月,袅袅花垂隔岸烟。短笛吹残人不见,未行乡梦已悠然。






清朝三水学者范端昂说,“距城二百余里,为县水口,合于大江,舟船俱泊其处。岸畔怪石嶙峋,惊涛湍急,村灯渔火,掩映垂杨深竹间。其地多枫林,秋时叶丹如火,一望烧空无际,绝与秋色相宜,故名秋乡。”




秋香江发源于该县乌石镇榴墩嶂,自东向西蜿蜒流经乌石、紫城、附城、瓦溪、九和、蓝塘、凤安、好义、古竹9个乡镇后,最终在古竹镇江口村注入东江,干流全长144公里。秋香江是紫金的母亲河,穿城而过。在永安三部志书里,秋香江都是排在江河的第一名。紫金的江河,“惟秋乡最长,自火带径以下二百余里,皆号秋乡江。”




小编一不留神在网上找到了几张百年前的秋香江照片,与大家一起分享古时秋香江的美丽景致,不知古时秋香江的红玫瑰、还有水车的遗迹,我们还能在一百年后的游玩中寻访否……

钟峒午阴在县城西二十五里。峒复路平,异木丛郁,人行云蹬中,虽酷暑亦清风习习。不知是否中洞村地界(待专家考证),古时钟峒地界树木参天,绿树成荫,泉水声声,环境优美,夏天凉风习习。

古名贡生郑俊勋曾用诗咏钟峒的景色:“飞磴曲千寻,行行古木阴。泉声留石上,日影透松林。萧瑟引蝉响,清凉生客心。相将萝带解,日夕寄幽吟。” 

历史的变迁,此景不再有,或许,我们在中洞村或某个地方,还能探寻到古时景象的美丽传说……






小编来两幅永安古城的百年老图略表心意,也许你在某日某时某地,还能找到永安古城碉楼、石坊的碎片也未尝不可。

编后语:本文各县古八景的信息采集主要来源于网上,部分内容有待考证,图片通过百度收集,作者难于核实故无法署名,望谅。


分享到:
扫描关注河源广播电视台微信号(hyrtv87)

相关新闻

  • 百万英才汇南粤
  • 曝光!河源这10处场所存在消防安
  • 【百万英才汇南粤】灯塔实验室:
  • 【绿美河源 创森行动】河源各地
  • 3月14日江东新区新闻
  • 3月14日江东新区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共0人参与

    Copyright 2006-2016 河源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110报警 备案:粤ICP备1203623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许可证:粤备2011001号

    河源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160130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