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电视
  • 公共电视
  • 综合广播
  • 旅游广播
  • 东源台
  • 龙川台
  • 连平台
  • 紫金台
  • 和平台
  • 源城台
  • 江东区
  • 网络公司
  •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5>>
  • 弘扬客家文化 践行当代价值>>
  • 正文

东源县船塘三河村张伟亮的家训故事

来源:东源县政府网编辑:2015-06-02

5月29日,在东源县船塘镇三河村内的丽亮果园里,果香扑鼻而来,成片的水晶梨树上,拳头般大的翠绿果实挂满枝头,荔枝、龙眼也已开始结果。张伟亮和妻子何丽琴、大儿子张俊超趁着难得的好天气,正顶着烈日,摘除水晶梨树上的小果,以增加优果率。


      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座荒山。在张伟亮带领下,全家人一起努力,终于将荒山变成飘香的果园,如今年收入近40万元。他们一家勤劳、善良,通过劳动摆脱贫困,热心帮助邻里的故事,在三河村及周边乡村广为称颂。
      夫妻同甘共苦:开荒种果树忙到夜里11点多
      在果园的一边,四五个工人正在砌建厂房。为了扩大经营,张伟亮打算在这里建设一个板栗加工厂。这几年,果园里的变化不小:先后盖起了一栋两层半的小洋房,一栋一层的办公室,搞起了鸡、青蛙和蛇等动物的养殖,果园内显得生机勃勃。
      再过一个月,果园里的水晶梨就可以上市了,预计今年的收成可以达到3万多公斤,至少可以卖到30多万元。这些天,张伟亮和妻子、大儿子天天早上7时多起床,给果树除草、施肥,常常忙到天黑才回家休息。
      何丽琴,是一个待人温和、勤劳善良的妇女。说起夫妻俩的创业经历,张伟亮说:“我能有今天,多半是因为有一位善良、勤劳的好妻子。”
      1987年,张伟亮与妻子在东莞一家工厂认识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何丽琴娘家在连平忠信镇,家境较好,连农活都不用干。初见公婆时,何丽琴走了6公里的泥泞山路才到张伟亮的家。那次,张伟良本以为何丽琴会嫌弃他家穷离开他。但何丽琴还是不顾父母的劝说,嫁给了张伟亮。婚后,何丽琴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还学会了插秧、收稻谷之类的农活,原本细嫩的双手,长满了老茧,但她并没有埋怨。
      勤劳的夫妻俩不甘心贫穷。1988年开始,张伟亮和妻子利用打工赚取的钱,在东莞做起了早餐生意。1996年,夫妻俩决定回乡创业,承包了100亩山地开办起了果园。
      创业之路异常艰辛。因为缺少资金,张伟亮将自家的老房子的砖瓦拆下来,又运到果园盖起来了简易的泥砖房。每天天一亮,夫妻俩就拿着锄头开山种果树,经常忙到晚上11点多才拖着疲倦身子回家。经过努力,夫妻俩投入了10多万元,在山上种植了数十亩的荔枝和龙眼。但1999年,一场霜冻,果实全部掉落,损失惨重。看着满地的果子,张伟亮一屁股坐在地上,欲哭无泪。但此时,何丽琴走到丈夫身边安慰道:“我们还年轻,还可以再来。”
      那一年,一家人的生活费都要向亲戚借,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夫妻俩又重新搞起了板栗、水晶梨等果树的种植,养起了猪、鸡等家禽。慢慢地,果园里的效益开始好起来。
      看着满山长势喜人的果树,何丽琴感慨万千。她说,正是因为勤劳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只要勤劳,不怕苦,不怕失败,生活就会越过越好”。
      孩子勤劳好学:开网店销售自家水果
      由于常年劳作,张伟亮患上了较为严重的骨质增生,干活已经没有像以前那么利索了。为此,大儿子张俊超去年放弃在深圳的高薪工作,回家跟父母一同创业。
      而今,俊超每天跟父母上山干活的同时,还在网上办起了专门的网站,销售自家的水果。同时,还搞起了青蛙、蛇等方面的养殖。闲暇之余,俊超还会在网上学习种植方面的知识。
      这个1988年出生的小伙子,身材消瘦,皮肤黝黑,但说起果树种植、家禽饲养等头头是道。去年,俊超在通过网站,销售了5000多公斤的水晶梨。
      看着儿子这么勤奋,夫妻俩很是欣慰。何丽琴说,当年放弃在东莞的餐饮生意回乡创业,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在父母身边得到更好的教育。
      何丽琴一直用鼓励和爱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她就常叫他们为“小伙子”,为的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品质。张俊超和弟弟在记忆力不方面稍差一些,经常考试不及格,兄弟俩常灰心丧气。每每看到孩子这样的表情,何丽琴总是这样鼓励他们:“小伙子们,你们能行的。加油!”在母亲的鼓励下,两个孩子更加努力,后来都考上了大学。
      在父母的影响,两个孩子从小就非常勤奋。1996年,在张伟亮创办果园的艰难时期,8岁俊超和6岁的弟弟,就承担起家里的全部家务:洗衣、做饭,给家里200多只鸡和6头母猪喂食。
      邻里和睦相处:致富不忘帮助村民
      通过劳动致富的张伟亮一家,没有忘记村民。2009年,张伟亮成立了东源县丽亮板栗专业合作社,发动全村在家的136名妇女发展板栗种植,全村板栗种植达到了2000多亩,村民板栗如销售成问题,张伟亮都会一一收购。张俊超说,接下来,他要把网络销售做好,争取在网上帮村民们销售板栗,村民就可以赚更多的钱。
      张伟亮家的家训虽然没有写成字挂在墙上,但他和妻子却用实际行动向家人践行着“勤劳、善良,与人为善,劳动创造财富”的家训。这些家训像基因一样融入了一家人的生产、生活中,也春风化雨般影响着其他村民。

分享到:
扫描关注河源广播电视台微信号(hyrtv87)

相关新闻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
  • 不花一分钱,你就可以把新书带回
  • 厉害了,我的河源!40年,科技创
  • 投资总额26.1亿!28个项目签约落

网友评论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共0人参与

    Copyright 2006-2016 河源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110报警 备案:粤ICP备1203623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许可证:粤备2011001号

    河源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160130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