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电视
  • 公共电视
  • 综合广播
  • 旅游广播
  • 东源台
  • 龙川台
  • 连平台
  • 紫金台
  • 和平台
  • 源城台
  • 江东区
  • 网络公司
  •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河源>>
  • 首页

刘启煜:开启“茶园扶贫”模式 九成贫困户脱贫奔康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编辑:2019-01-04

继续关注我台策划的系列报道——“村里来了个扶贫队长”。在东源县康禾镇北部,有一个偏僻而美丽的乡村,名叫仙坑村,全村有两千多人口。由于交通不便,集体经济薄弱,许多村民仍生活在贫困线下。因此,仙坑村也被评为省定贫困村,从2016年开始,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办就选派扶贫干部进驻仙坑村启动精准扶贫工作,这一晃三年过去了,如今仙坑村又是怎样一副景象呢?一起随记者去看看。

大家好,我叫刘启煜,我来自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办,我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帮扶仙坑村的扶贫干部。

出生于广州市花都区一个小乡村的刘启煜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广府人,刚来村里那会儿,还说着一口地道粤语的他在村民眼里就是一个“讲白话的外地人”。语言不通对于宣传扶贫政策来说可是一大硬伤,刚接手扶贫工作的刘启煜遇到了第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刘启煜:

有些我们之前说的一些(好)政策,有些东西(沟通)还没有到位,存在质疑的(声音),需要我们去跟他解释,沟通。

为了跟群众打成一片,他还自学了几句常用的客家话,路过贫困户家时总要停下来跟村民拉拉家常。刘启煜经常耐心地解答村民对扶贫政策的疑惑,从“讲白话的外地人”到“贫困户的财神爷”,刘启煜完成了身份的转变并渐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好感。他还告诉记者,从当时精准识别的情况来看,贫困户共有58户,187人。考虑到仙坑村是一个传统产茶区,土壤、气候、海拔高度等条件都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而本地村民几乎人人都会种茶、摘茶、炒茶,因此,刘启煜决定以种茶为切入点开展扶贫工作。

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刘启煜:

因为这里早前是出过贡茶,我们就根据这个情况,打造 “茶园+公司+农户”这个模式,这种理念就是把他的茶山承包过来,然后每年分红20多万,分到贫困户跟村集体。

说干就干,刘启煜争取到了15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选择“客家红生态茶园”作为产业扶贫突破口,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合作,以村集体名义买下了该公司在仙坑村的100亩老茶园产权,通过几年努力将茶园面积扩大至1000亩以上,打造了集有机茶种植、加工、销售及茶园休闲养生基地为一体的生态茶园产业,吸纳了大量贫困户前来就业。贫困户叶玉霞入股茶园后每年都能获得1100元分红,她自己还通过养鸡、养蜂来增加收入,去年,她就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仙坑村村民 叶玉霞:

比如说我们的稻谷收成了,你有没有卖出去,他们都是尽量帮我们出外面去销售,种田也是,他们都会关心到我们的种植收成。会做到每一项(惠及)每一位,关心到每一点,他是很正直的一个人。

三年来,驻村工作队扶贫效果显著,累计投入资金1317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到今年可达12万元,贫困户家庭人均年收入达1万元,已经有176人脱贫奔康。目前,仙坑村已经完成了村道硬底化建设、饮水一期工程、文化广场等工程,赤南公路、饮水二期工程、牛古潭桥等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19年上旬全部完工。刘启煜还表示,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不遗余力奔走在扶贫道路上,为仙坑村按期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创建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刘启煜:

根据村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去搞一个文娱的项目,(深圳)万科集团打造了一个新农村、新面貌的大方向,他们准备投资5000万,然后进行古村落的一个修缮,把登云书院也重新建造起来,这个项目能够给村民带来一些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收入,村民能够早日奔康。

全媒体记者:饶荣盛 王猛

编辑:王杰

编审:黄伟发

分享到:
扫描关注河源广播电视台微信号(hyrtv87)

相关新闻

  • 1月4日 河源新闻联播
  • 1月4日 河源新闻联播
  • 1月4日 河源新闻联播
  • 1月4日 民生一线
  • 1月4日 民生一线
  • 1月4日 民生一线

网友评论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共0人参与

    Copyright 2006-2016 河源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110报警 备案:粤ICP备1203623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许可证:粤备2011001号

    河源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160130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