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扶贫队长。来自深圳市大鹏新区群团服务中心的黄旭军是一名退伍军人,自驻村以来,他立足长远,带领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并积极寻找销售渠道,千方百计帮助村民增加收益。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村里的76户贫困户,已基本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源城区埔前镇上村村是省定贫困村,全村耕地面积1680亩,人口614户2574人,由于经济较为落后,脱贫任务任重道远。2016年5月,黄旭军被派到这里,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主抓精准扶贫。刚刚安顿下来的黄旭军,决心打好这第一仗。
源城区埔前镇上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黄旭军
这里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就是不连片没有规模,村里面经济也比较薄弱,既然精准扶贫,我们就要把土地资源,村里面所有资源归拢起来,统一打造,连片开发。
驻村工作队研究决定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村民种植高产值无公害的农作物;同时,结合当地家家户户养鸡的情况,为贫困户购买鸡苗,帮他们发展养鸡产业。黄旭军在短时间内迅速筹集资金建立合作社,并号召劳动力弱的贫困户为合作社饲养果园鸡,再将鸡蛋收集起来,命名为”爱心蛋”。由合作社负责销售鸡蛋,所得收入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年底分红。
源城区埔前镇上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黄旭军
一个就是本地销售,以及我们深圳大鹏新区的帮扶干部积极认购,这个产量原地跟那个销售场地都已经打通了,那么一年的创收效益可以达到30多万左右,连本带利的话大概能够为贫困户创收1200元的收益。
驻村工作队设身处地地为贫困户着想,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脱贫。一年下来,驻村工作队帮助了38户贫困户脱贫,让74位村民走出了贫困的泥沼,村民张大叔就在队长黄旭军的帮扶下,饲养了一百多只鸡,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
村民 张叔
以前我养鸡没有人买,现在卖得都算可以,现在有一万多一年,以前住瓦房现在住楼房 ,多亏了扶贫帮扶。
除了当下的扶贫,黄旭军还想立足长远。他觉得贫困村依靠政策输血是不够的,关键要开发”造血”功能,必须建立起长效发展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黄旭军绞尽脑汁,最后决定发展乡村亲子游,他带领村民利用村合作社的3亩土地,试种水果玉米,百香果,圣女果等经济农作物,以此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源城区埔前镇上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黄旭军:
我们在这个基地里面都进行一个大胆的尝试,种一些高新稀奇的品种,农户大力去推广这个果的话,它未来会给他带来比较可观的一个收益。
三年来,驻村工作队完成了多户危房改造以及文化广场等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并发动社会力量,为上村小学建立起了图书阅览室。目前,2016年建档立卡的76户贫困户,已基本摘掉贫困帽子,脱贫率达90%以上。
三年扶贫之路的点点滴滴,黄旭军都记录在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本“民情日志”里。他无怨无悔地扎根在农村一线,并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打好扶贫攻坚战。黄旭军说,3年过后,只要到上村村实现“真脱贫” “不返贫”,他就心满意足了,再辛苦都值得。
源城区埔前镇上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黄旭军:
作为我们基层的扶贫干部,一定要扎根农村心系贫困户,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实处,虽然通过这三年的帮扶,贫困户的收益都有所提高,但是我们还是要立足于长远发展 、持续发展,我们要做大做强农村产业体系。
全媒体记者:刘菲菲 廖 璐
编辑:王杰
编审:黄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