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电视
  • 公共电视
  • 综合广播
  • 旅游广播
  • 东源台
  • 龙川台
  • 连平台
  • 紫金台
  • 和平台
  • 源城台
  • 江东区
  • 网络公司
  •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河源>>
  • 首页

河源这个小村先后投入160多万,打造了一个“文化客厅”

来源:河源日报编辑:2019-01-11

闲暇时光

你拉二胡,我击打扬琴

两位女子在旁伴舞

傍晚

放学的孩子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

在健身场运动

夜晚时分

村里的中老年妇女在一起跳广场舞……

这些村民的文化活动

每天都会在紫金县九和镇

九和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上演”

据介绍,九和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于2004年,14年间先后投入160多万元完善各项功能设施。这么多的钱哪里来?主要靠社会热心人士捐助,部分是由政府及扶贫单位投入。“2017年,九和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还成为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九和镇文化站站长陈兆锋说,目前,中心内广场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完善了舞台功能,增添了灯光、音响等设施,设有一个篮球场、4台乒乓球桌,有多种健身器材,中心办公室还设有电子阅览室、乐器室、图书室。

村民正在广场健身

中心里的设施设备都有自己的“粉丝”洋溢其中的文明和文化让村民的生活生产更加和美

在图书室,村民余杏红正挑选书籍,最终她选择了两本故事书。她说,故事书适合孩子看,对写作文有好处,平时自己遇到一些问题,也会到图书室找一些专业书籍寻找答案。据介绍,图书室共有图书2600多册,包含文学、少儿、医学、种养培训技能等种类。

“南风阵阵送蛙声,姐妹门前解麻青,一缕绢丝千滴汗,朝织云霞暮织星。”在九和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舞台上,村民张海生拉着二胡,他的同伴或击打着扬琴,或吹着笛子,或敲着锣鼓,演奏着花朝戏《卖杂货》曲目,村民钟仕连和同伴则挥着彩带,在旁翩翩起舞。前来观看的村民也纷纷跟着唱起来,乐在其中。

演奏队

村民们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演出在文化服务中心举行,这些年来,该中心先后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母亲节和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文艺晚会等,参加人员包括单位工作人员、学生、中老年人等。“自从中心完善设施后,我经常会来这里运动、跳舞、演奏乐器,参加一些文艺晚会,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精彩,不像以前那么单调了。”村民李仕明说。

电脑室

花朝戏是紫金县的传统戏剧,在九和村,最有名的花朝戏戏目当属《春牛舞》。2007年,该戏目还被列为“河源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和镇老人协会会长谢文星说,春牛在农民生产生活中意义重大,村民都很爱护春牛,把它作为农家宝,每当丰收年景,村民们便与牛共舞,与牛同乐,期望来年又有好收成,《春牛舞》也就由此而来。九和村的《春牛舞》每年都会到各乡镇巡演,广受村民好评。

让陈兆锋自豪的是,这里已经是小有名头的花朝戏传承发展示范点。他说,去年第一届培训班就有50多人报名参加,由紫金县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安排专业老师为学员培训。

“现在九和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娱乐设施越来越完善了,每天都有村民在中心跳舞、健身、弹奏乐曲,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中心已经成为村民激情活跃的文化客厅。”陈兆锋说。


记者:曾俊霖

摄影:肖斌

编辑:田雯雯

责编:黄伟发

分享到:
扫描关注河源广播电视台微信号(hyrtv87)

相关新闻

  • 1月12日一周要闻
  • 1月12日一周要闻
  • 1月12日一周要闻
  • 缪国乐
  • 测试
  • 蔡力

网友评论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共0人参与

    Copyright 2006-2016 河源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110报警 备案:粤ICP备1203623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许可证:粤备2011001号

    河源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160130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