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上午,市人大七届五次会议开幕,市长叶梅芬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全市上下抢抓“四大机遇”,在推动发展中谋篇布局,各项事业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也给出了2019年我市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建设提效破局的具体举措。那么这份政府工作报告里,暗藏了哪些数字密码,传递出什么信号?一起来看今天的《博闻两会》。
两会知多点,来看今天的《博闻两会》。今天我们一起来关注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连串数字。都说数字是枯燥的,但它却最具说服力,一串串涉及经济发展、规划引领、民生保障的数字是市委市政府过去一年面向人民的答卷,也是未来一年奋力拼搏的目标。这里重点关注几个方面。
一个是1002。2018年,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02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GDP超千亿元目标。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是过去一年,河源积极应对经济大环境的新情况新变化,始终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狠抓园区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等系列措施的成果。其中,“1·3·6·9·12”系列经贸活动作用明显,一批大型央企、民企成功落户,全年新签约项目24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89个,超10亿元项目61个。全年集中动工项目206个,投资总额955.4亿元,投产项目98个投资总额155.1亿元,河源“示范区”“排头兵”建设的“虹吸效应”正在日益显现。
说完1002亿元,再来看下一个数字14511。2018年,预计河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1元,增长9.1%,这是河源农民人均收入首超全国水平。这一成绩同样来之不易,过去一年,河源以富民为出发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不断推进,新增1.47万相对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投入扶贫资金28.3亿元,新增扶贫项目4.5万个。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落实项目79648个,255个贫困村全面建立合作社。
第三个要关注的数字是40亿,这是一个惠及全体市民的民生红包。2019年市委市政府计划投入40亿元,全力办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分别是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加大力度促进就业创业;继续实施“百街千巷”综合整治工程;提升优化城区交通环境;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和提高市场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读报告,看数字。2018年,河源的发展成绩令人欣喜;2019年,是河源振兴发展的提效破局之年,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值得期待。
编辑:王杰
责编:许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