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赞河源》是河源广播电视台开设的一档慈善公益广播栏目。栏目观照社会现实,传播人文关怀,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全媒体联动等方式方法广泛动员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加入慈善公益事业上来;同时,栏目播出的内容对人民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宣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引导民众自觉的趋向社会主流价值标准,积极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试图分享栏目的创作过程和运作手法,给同类节目予以借鉴。
关键词:观照社会现实;传播人文关怀;慈善公益栏目;点赞河源
一、开设《点赞河源》栏目的背景
公益慈善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之一,社会进步的标尺,体现着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帮助和人道关怀,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在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大环境中,观照社会现实,倡导公益事业,宣扬现代慈善理念为主题的广电栏目陆续出现。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寻亲大型公益节目《等着我》、广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大型公益慈善节目《情暖珠江》等。
复旦大学孟建教授认为,国内公益栏目比重的加大,体现着一种全新社会价值观的形成。这种价值观具体到个人,是每个人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提升;具体到媒体,则意味着“慈善公益”不只是一种媒体精神,而是越来越内化的一种社会责任。清华大学陆地教授也指出,这种责任正是媒介功能的回归。媒体的利益以公共利益为体现,媒体强化公益慈善的责任,也有助于强化公民的公益慈善意识。①因此,唤醒公众的爱心,建立扶危济困的社会风尚,并通过广电栏目把爱和温暖这种社会的正能量传递给广大受众,是媒体应有的、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
2016年8月,河源广播电视台开设全市首档公益慈善栏目《点赞河源》,节目在河源新闻综合广播FM91.1每周二上午11:30—12:00推出。栏目设置《公益资讯》、《每周益星》、《求助栏》、《今天我要表扬你》四个部分,旨在全面展示河源市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用声音记录爱的点滴,展示发生在市民身边的爱心故事,倡导人间大爱之风;对于身处困境的求助者,栏目积极协调爱心力量和慈善机构予以帮助;同时,通过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广泛动员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慈善公益事业上来。就如栏目宣传语:“汇集凡人善举、彰显城市精神、让爱更有力量”。
二、观照社会现实,传播向善正能量
广电慈善公益节目以广电媒体作为传播媒介,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慈善公益行动、慈善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扶危济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②
(一)、坚持立足公益,服务大众。
“公益”,顾名思义就是公众利益,公众权益。而真正的公益不局限于救助和捐献,更重要的是构建人们的公益心灵,从生活中养成“做公益”和“享受公益”的习惯。《点赞河源》在重视小众范围的公益和利益的同时,关注大群体公众的利益,唤醒人们心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并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广大受众,与广大受众一同感受“公益的力量”。
2017年4月26日,栏目与河源市志愿者联合会联合举办“河源美发界助力‘创文’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活动获得30家美容美发机构、200多名从业者响应,他们用义务劳动的方式服务社会,为数千人理发。
2017年5月20日,河源市公安局联合多部门举行“文明交通大行动”启动仪式暨2017年“抵制交通违法 安全文明出行”警民共创文明城市活动。栏目作为承办方发动了36个公益志愿组织和团体,上千名志愿者和爱心市民参与活动,共同宣传引导市民安全文明出行,抵制交通违法行为。
(二)、聚焦社会弱势群体,搭建互助平台。
《点赞河源》栏目关照残疾人、智障儿童、早产儿等各样社会弱势群体,搭建互助平台,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2016年12月中旬,一组关于和平县阳明镇星星村“鱼鳞宝宝”的图片在微信朋友圈被不断地转发,引发大家广泛的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孩子病情,12月16日,栏目记者上门探望了这位名叫小源、年仅一岁两个月的孩子。小源一出生就患有皮肤病,全身上下都是溃烂如鱼鳞状的皮肤,医生诊断是一种罕见的隐性基因遗传病——板层性鱼鳞病,发病率约为三十万分之一,建议送往上级医院进行治疗。小源的父亲几年前遭遇车祸,头部做了手术导致智力较低,在外打点零工养活一家五口人,贫困的家庭根本无法保证小源的正常治疗,家里已经欠下10多万元的医药费。栏目将小源的情况进行报道后,立刻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不少市民自发捐款给小源;栏目也一直持续关注小源的后续医疗救助问题,积极联系专业的医疗机构参与进来,帮助小源接受专业治疗。
为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2017年1月,《点赞河源》栏目成立“点赞河源 ”爱心帮扶基金。该基金成立后,发起的第一个公益项目为“为脑瘫儿童献爱心 ”。该项目启动半年就筹集善款近22万元,栏目组将筹集的善款全部发放给41户脑瘫儿童家庭用于脑瘫儿童的救治。
(三)、推行“走出去”原则,以公益活动彰显人文关怀。
《点赞河源》栏目还坚持走出去,秉承以活动促公益、以公益带活动理念,每月不定期举办公益活动,组织尽可能多的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使栏目品牌扩大影响,促进社会公众关注、企业热心参与,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公益。
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2017年4月22日,栏目发起“书香山区 点亮梦想”大型公益捐书活动,鼓励社会人士为山区学生送出一本好书,传递一份爱心。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吸引了24家爱心组织和商家参与,并募集到近3千本图书悉数送到龙川县黎咀镇龙潭小学、和围小学。
2017年11月29日,栏目联合爱心商家、公益组织启动“爱心传递 情暖寒冬 ——2017旧衣物捐赠活动”,活动短短几天就收集到数百袋衣物,栏目组将这些衣物全部送往龙川县残疾康复中心330多名病人。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人文精神。
当前,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把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上来,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同,成为全民共同信仰的价值。《点赞河源》栏目引导群众向身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模范、河源好人等典型人物学习。平民英雄可敬,凡人善举可学,通过典型带动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2017年6月5日,栏目与河源市好人互助联合会共同合作打造“弘扬好人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讲堂活动。截至2018年3月,已经走进河源市公安局等机关单位以及县区、校园、社区等地开展了50多场道德讲堂活动。每场活动组织3位“河源好人”进行现场宣讲,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染和激励现场观众,使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壮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舆论场,彰显榜样力量。
三、全媒体联动,提高传播效果
栏目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网站和新媒体的优势,加大了节目在新媒体的发布力度,融合互通,取得了较好宣传效果。节目内容除在河源新闻综合广播FM91.1、河源网络广播电视台、智慧河源APP等平台进行实时和在线直播之外,音频还在河源网络广播电视台设立专栏供点播,并通过河源新闻综合广播FM91.1微信公众号、栏目官方微博进行推送,借助“互联网+”,线上线下齐发力传播好人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影响越来越多人关注公益事业。如为了助力爱心基金和帮助脑瘫儿童,2017年1月16日,市书法家协会组织9 位市著名书法家写下了 18 幅书法作品,通过“点赞河源 ”微信公众号对这些书法作品进行网络义卖,所有的善款全部用于 “点赞河源 ” 爱心帮扶基金公益项目。
注释:
①宋康:《媒体公益慈善活动策划探析 ——以厦门广播媒体的公益慈善活动为例》[J],《东南传播》2008年第7期
②于仰飞:《电视公益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记者》,2013年11月下
2018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参评作品推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