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捡到钱财,是据为已有?还是交还失主?连日来,有两位拾金不昧的好心人,联系到记者,希望通过我们民生一线报道,找到失主,把捡到的财物物归原主。
这位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阿叔,名叫的杨德志,今年56岁。3号晚上约七点钟,他和上初中的儿子在市区公园路鸣凤桥边散步时,看到桥上有人落下一个黑色的包。当时他和儿子在原地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有失主来找。由于天色已晚,他只好和儿子提着包,回到家里。打开包一看,让杨叔很吃惊。
拾金不昧好人 杨德志:
回来打开看看,里面银行卡那么多,是哪个大老板,十几张银行卡,我说他丢了证件怎么办?我以前丢了身份证,就感到很麻烦。
除了银行卡外,包里还有八百多元的现金。从身份证上看出,这名失主名叫叶秀群,是龙川县赤光镇大洋村人。其实杨叔家生活比较清贫,他本身有残疾,妻子多病,两个孩子还在读书,一家人靠低保生活,住的是保障房。但他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
拾金不昧好人 杨德志:
(我小时)爷爷曾对我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贪小便宜。换位思考,自己的东西丢了,心情会怎么样。
廖丽媛是河源光明眼科综合病区的护士长,上个月23号,她和两个同事外出办事,当她们开车来到市区宝源二路的时候,突然看到地上有人掉了一个灰色的包,里面有两千多元的现金,现在十多天过去,一直没找到失主,她们心里也很着急。
拾金不昧好人 廖丽媛:
当时我们打开一看,没有找到,没有联系到失主本人,没有失主本人的相关证件和联系方式,然后我们加到医院以一个微信公众平台,把这些失物招领公示出去,希望失主尽快领回这些物品。
近年来,河源通过创文宣传,不仅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多了,热心公益的市民也越来越多。文明之风已经深入每个人的心坎里,并逐渐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拾金不昧好人 杨德志:
现在河源创建文明城市,我们要一起参与,共同献爱心。
拾金不昧好人 廖丽媛:
我们希望广大市民一起携起手来,共同为我们河源创文做些贡献,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更加文明。
全媒体记者:柴 飞、朱晓理、李心雨(实习)
编辑:王杰
责编:黄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