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电视
  • 公共电视
  • 综合广播
  • 旅游广播
  • 东源台
  • 龙川台
  • 连平台
  • 紫金台
  • 和平台
  • 源城台
  • 江东区
  • 网络公司

乡村振兴新实践: “产销一体化”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编辑:2019-03-15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是关键。如何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找准产业,做大做强,在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后,仍可持续发展并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呢?深圳福田区派驻和平县工作组试行推进的“产销一体化”扶贫新模式,通过“定向采购、定量收购、定额包销、定标促产”等方式,发力农产品产销对接环节,积极为扶贫农特产品走俏市场铺路搭桥,打通了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作出新的探索。

刚开春,优胜镇新联村“好又美”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百香果基地里已经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农户们正在搭接棚架,挖沟排水,修剪果树,做一些春耕春种的准备工作。

和平县优胜镇新联村好又美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 陈延胜:

好又美合作社2017年在村“两委”跟帮扶单位支持下成立的,目前合作社有23户贫困户,种有百香果示范基地100亩。

新一轮双精准工作中,新联村由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对口帮扶,通过“基地+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村里的扶贫产业发展快速。2018年,百香果总产量达到20万斤,量上来了,但是陈延胜和贫困户们却并不担心销路问题。

和平县优胜镇新联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罗艺斌:

第一个是我们高校的工会采购;第二个是我们高校的校友会商会、校友会定向采购;第三个是通过微信、电子商务这个平台进行销售;第四个就是通过我们福田工作组的销售平台进行销售。通过这几种销售模式,我们更好地带动了村里面百香果的销售,同时也带动了村里面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同样的变化还发生在阳明镇均联村,来自深圳福田区南园街道办、区科创局的扶贫工作队,通过成立村集体企业,搭建农产品销售实体店和微商平台等,线上线下发力,解决扶贫种养产业基地的农产品销路。

和平县阳明镇均联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聂勇:

我们就整合村里面贫困户散种散养,包括我们基地生产的一些农产品,就定向向我们辖区企业单位定向采购。公司自2017年10月份开始销售这块,截至目前,现在营业额是80多万元,我们已经向贫困户发放了第一批利润,每人按600元的标准,增加贫困户的收益。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新联村和均联村推行的“产销一体化”扶贫模式正是消费扶贫的一种。目前,深圳福田区派驻和平县工作组正通过“定向采购、定量收购、定额包销、定标促产”等方式在全县多个帮扶村推广,并发动深圳辖区或关联服务企业购买挂点帮扶村的农特产品,成效显著。

深圳福田区派驻和平县工作组副处长 何东辉:

通过我们消费扶贫,积极发动贫困户散种散养、自种自养,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并且通过我们拓宽这个销售渠道,使我们贫困户的收益大幅度提升,从2015年年底当时精准识别的4000元以下(贫困户),达到2018年年底的10825元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翻了接近两番。

如今,一批批来自和平的五指毛桃、蜂蜜、腐竹、笋干、鸡蛋等农特产品正源源不断销往深圳市场。深圳福田区派驻和平县工作组副处长何东辉表示,未来将以产业帮扶为主抓手,找准点出实招,实现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深圳市福田区派驻和平县工作组副处长 何东辉:

我们将进一步培育本土的企业,以及本地的农民和乡贤、能人;第二个我们将会积极引进更多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源,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参与进来,使一二三产真正融合,让贫困户进一步地稳定增收,真正让我们的乡村更美丽,变“短平快”为“长流水”。


全媒体记者:陈鹏 邹俊钦 曾敏

编辑:田雯雯

责编:许志武

分享到:
扫描关注河源广播电视台微信号(hyrtv87)

相关新闻

  • 车友俱乐部
  • 2月26日紫金新闻
  • 2月26日紫金新闻
  • 2月26日紫金新闻
  • 紫金蓝塘镇举办乡村绿化主题植树
  • 紫金蓝塘镇举办乡村绿化主题植树

网友评论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共0人参与

    Copyright 2006-2016 河源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110报警 备案:粤ICP备1203623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许可证:粤备2011001号

    河源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160130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