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电视
  • 公共电视
  • 综合广播
  • 旅游广播
  • 东源台
  • 龙川台
  • 连平台
  • 紫金台
  • 和平台
  • 源城台
  • 江东区
  • 网络公司
  •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广东“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践行五四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来源:南方日报编辑:2019-05-01

4月30日上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4位来自广东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参加了这场大会,他们中有代表中国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的青年工匠,有回国创业的青年海归,也有帮助迷途少年重返社会的企业家,还有参与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设计的科研能手。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各自领域的发展进步提供青年能量。

黄枫杰 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

“作为一名经历世界技能大赛磨砺的技能能手和一名职业教育教师,我将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勇于担当。同时,谨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6点要求,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迎难而上,争做时代先锋,奉献祖国,奉献人民。”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教师黄枫杰说。

2017年10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黄枫杰代表中国参加原型制作项目,凭借着娴熟的技艺和良好的心态取得金牌,被共青团中央、人社部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1996年出生的黄枫杰是湛江雷州人,因为从小看着爷爷为村民修理机器,他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2年9月,他进入广州市技师学院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入学第二年,他就被老师推荐进入了学校CAD机械设计项目精英班,备战世界技能大赛。

最初,学校派出10多名学生参赛,但因为该项目繁琐复杂并且耗费心力,有人退出了,有人被淘汰了,而黄枫杰经过了7次比赛后,坚持走到了国家队。黄枫杰说,在国家队进入冲刺训练那段时间,他每天早上7时到训练基地,晚上10时多结束训练回到宿舍,“没有周末休息,每天一躺下就睡着了,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睡着的。”正因为刻苦地训练,黄枫杰掌握了机床操作、CAD设计等“十八般武艺”,最终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夺冠而归。

如今,22岁的黄枫杰成为了广州市技师学院最年轻的老师,正带领着学徒备战2019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

贺智威 归国创业发展绿色能源

“青年就是要领时代之先,要有历史担当,而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则要扛起科技强国、实业兴国的重任,为实现民族复习,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现年21岁的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创始人贺智威说。

贺智威13岁时就出国留学,随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深造。2015年,因为发现国内配套产业成熟,政策支持到位,时年18岁的他决定回国创业。2016年5月,他在深圳创立坎德拉科技,带领团队主攻飞轮储能电池,应用于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及电网储能方向。

“充电时间短、续航时间长、寿命长、储存能量多。”据贺智威介绍,飞轮储能是利用电动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在需要的时候再用飞轮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储能方式。它突破了化学电池的局限,用物理方法实现储能,因而具有清洁、高效、充放电迅捷、不污染环境等特点,是世界各国都在极力研发的一种绿色能源供给方式,具有极其广泛的市场前景。

如今,他带领的由近200名海内外顶尖人才组成的研发队伍已累计获得400余项发明专利。公司开发的高功率密度飞轮电池系列产品已进行装车测试,为国内首例飞轮车载应用。该项技术可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延长锂电池近2倍使用寿命,缓解化学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

王金云 帮助刑满释放青少年重归社会

“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非常地振奋和激动,特别是总书记说,当青年犯了错误、做了错事时要及时指出并帮助他们纠正,这让我感觉自己帮扶重点青年就业创业的责任更大了。”深圳市阳光下之家社会帮教服务中心理事长王金云说。

2003年9月,王金云在深圳创办“阳光下之家”,专注于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工作和安置帮扶重点青少年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一对一”服务,王金云和志同道合的义工伙伴至今已帮助200多名刑释青少年就业,900多人走出了服刑阴影,劝导700多人放弃了犯罪或重犯罪的念头,劝服61名犯案在逃青少年向警方投案自首。

“阳光下之家”成立之初就在网上公开声明,不接受社会捐赠,该组织机构的运转费用,主要依靠王金云投资和其企业的部分利润支持,至今已花费了王金云个人500多万元积蓄,现在他每年还要为“阳光下之家”的发展投入50多万元。

对这些,王金云看得很淡,1999年大学毕业来到深圳时,他就注册为义工,“刚开始做义工的时候,并没有想把公益当做一份事业去做,坚持久了就成了一种习惯。”他说。

未来,他还计划用5到10年的时间,帮扶1000名以上刑满释放青年成功就业创业。让他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和长久的付出,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并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王婷 打造核电中国芯

“今后,我将会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带领身边的青年们努力践行五四精神,坚持锐意创新,为建设核电强国添砖加瓦。”现任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反应堆工程设计与安全研究中心流体系统与安全分析研究所副所长的王婷说。

2007年,为了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以及核电国产化水平,中广核启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研发。王婷所在的中广核研究院安全分析团队所从事的安全分析工作,是“华龙一号”研发最核心的工作之一,是要为“华龙一号”装上中国“盾”,确保在安全特性上,全面实现第三代核电指标。

王婷的团队开展了广泛调研,梳理出反应堆安全系统配置和功能需求、事故处理策略等10余个关键领域,对满足事故后30分钟操纵员不干预、事故放射性限值等关键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多个解决方案。每个方案提出后,都需要经历反复多轮的迭代论证,每一个参数的确定,都需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计算分析。历经千锤百炼,一个满足三代核电型号安全设计要求和国家针对福岛事故后对于新建核电厂的设计要求的技术方案才被最终确定下来。

2015年12月,“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在防城港开工建设。这8年里,王婷从设计者成长为主任工程师;这8年里,王婷的团队屡立奇功,斩获中国广核集团及中广核研究院科技成果奖23项。


记者:汪棹桴

编辑:田静雯

责编:黄伟发

分享到:
扫描关注河源广播电视台微信号(hyrtv87)

相关新闻

  • 我心永恒——共产党员张天海
  • 我心永恒——共产党员张天海
  • 我心永恒——共产党员张天海
  • 一路畅通晚
  • 全市新闻联播
  • 吃喝玩乐总动员

网友评论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共0人参与

    Copyright 2006-2016 河源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110报警 备案:粤ICP备1203623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许可证:粤备2011001号

    河源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160130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