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电视
  • 公共电视
  • 综合广播
  • 旅游广播
  • 东源台
  • 龙川台
  • 连平台
  • 紫金台
  • 和平台
  • 源城台
  • 江东区
  • 网络公司

钟远东:高考让奋斗的青春更精彩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编辑:2019-06-08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高考学子将自己的努力浓缩成一张张答卷,用奋斗为最好的时代和最美的青春做出注解。2019年高考今天落下帷幕,这是考生们人生的一次转折点,他们将走进大学走向社会,开始新一轮的逐梦奋斗之旅。

从1977年恢复高考的“平地一声春雷”、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到如今高等教育逐步普及化,有意愿上大学的人几乎都可以梦想成真,42年来,尽管越来越多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但高考依然是绝大部分人实现梦想的机会,对每一位家长、考生和老师而言,高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教近30年、陪伴众多高三学子经历高考的河源中学政治老师钟远东对高考有着特殊的感情,一起来听听他眼里的高考故事。

对于现在的年轻学生来说,通过高考继续深造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在三四十年前,由于家庭贫困,许多人却难有参加高考的机会,那种满怀希望却又不得不放弃的艰难抉择是不少人心中的遗憾,钟远东就是其中一位。1985年,生于农村的钟远东面临着人生选择:是珍惜广东省河源师范招生考试的名额,还是放弃名额继续学习参加高考。考虑到家庭情况,钟远东选择了前者。虽然与正式高考无缘,但钟远东仍对考前压力印象深刻,并用了“恨不得在牛背上看书”来形容当年的备考岁月。

河源中学政治高级教师  钟远东:

我们(当时的)蓝口中学 一共有四个班,就是只选出了十二个人到县城去参加考试,考上了四个,我是其中一个。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话,尽管中考高考不是唯一的道路,但是我们却非常得清楚,它是一条相当重要甚至是非常重要的道路,哪怕放牛的时候我们都会把时间用在学习上。

90年代末,通过努力拿到本科学历,钟远东成为了河源中学的一名政治老师,并长期担任河中高三政治学科备课组长,也因此参与和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高考经历,每年送考,已经成了他从教多年来最普通的一件事,钟远东说,虽然高考在变,但社会对高考的关注一直没有变过,只是由于时代不同,表现形式不一样,为考生创造的高考环境也更加优越。

河源中学政治高级教师  钟远东:

以前相对来说,教室里面的就比较简陋,有风扇的话就已经差不多的了,个别学校的试室 都有准备湿毛巾方便学生擦汗。现在不仅有风扇还有空调了,写字垫板、瓷片,学校都能准备好了,几乎方方面面都已经事先给学生想好了。

从开卷考试到闭卷考试,从人工阅卷到电脑阅卷,从自主命题到全国统一命题,从文理分科到文理不分科,再加上招生录取方案的系列改革……42年来,广东高考在不断地改革、创新,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在钟远东看来,“高考”最大的变化是不同年代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背后映射的则是时代对学生和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河源中学政治高级教师  钟远东:

以前的考试基本上都是在“知识立意”的,现在转变为“能力立意”,考察越来越多元了,不仅仅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更要考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从中选拔出更为优秀、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它对老师要求越来越高了,我们不是把“鱼”交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

回望高考史42年的变迁,高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不负青春的誓言,承载着中国亿万家庭对子女未来的期许,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钟远东说,现在的自己尤为感激年轻时努力拼搏的自己,也寄语学生,愿所有青年志存高远,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河源中学政治高级教师  钟远东:

今天的条件,我已经很满足了,这就是改变人生、改变前途的一个很好的诠释。作为学生,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一定要下足功夫,成为有用的人才,也为国家、社会、人民做出贡献。


全媒体记者:杨一慧 李 宁 黄柏祯(实习生)

编辑:张 颖

责编:许志武


分享到:
扫描关注河源广播电视台微信号(hyrtv87)

相关新闻

  • 新闻早餐档
  • 一路畅通早
  • 1月22日 民生一线
  • 1月22日 民生一线
  • 1月22日 民生一线
  • 1月22日 河源新闻联播

网友评论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共0人参与

    Copyright 2006-2016 河源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110报警 备案:粤ICP备1203623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许可证:粤备2011001号

    河源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160130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