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粉丝是客家人传统饮食中一种常见的食材,它的核心原材料就是红薯。而在我市紫金县义容镇桥田村,村民种植红薯的历史悠久,2017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村民开始大面积种植红薯,收成后便卖给由当地的粉丝加工厂制作成红薯粉丝,红薯成为了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金果实”。
每年一到红薯的丰收季节,是义容镇桥田村及周边几个村的村民们最繁忙的时候,他们把刚从地里挖出来的红薯,卖给当地的绿健源粉丝厂制作成红薯粉丝。
桥田村地处紫金县义容镇东部,全村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2000多亩,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农作物种植的理想之地。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义容镇出产的红薯外观饱满,品质出众。但一直以来,由于青壮劳力外流,生产效率低下,土地荒芜等问题,红薯种植面积少,村里没有特色产业,全村贫困户达到56户183人,脱贫压力较大。
2017年,作为省定贫困村的桥田村由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办挂钩帮扶,而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钟帅和,与工作队员在前期考察调研时发现,农民在稻谷等主要农作物收割后的间隙,可以在田里种上红薯,增加经济收入。
桥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钟帅和:
我们农产品确实也是值得打造,因为现在人的生活比较需要健康的食品,我们这个村所有贫困户包括种的红薯全部是供给绿健源(红薯粉丝厂)的,而且解决了很多问题,包括贫困户那些人员的就业。
为实现贫困户有长期稳定收入,2017年,帮扶单位投入60万元入股绿健源农产品公司、紫金县茂源粉丝厂,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共建模式合作经营,带动全村有意愿的村民种植红薯,而绿健源红薯粉加工厂,采取保价收购的方式,并提供畅通的销售渠道,保证农户的收入。
绿健源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勇兵:
不管好坏,我都按统一价格把它们收回来,等到年底的手,农户彻彻底底拿到属于他们那一份辛勤耕作得来的成果,看到他们挺高兴的,感觉自己好像又帮了一些人。
根据协议,所得经济效益全部分给除五保贫困户以外的43户贫困户170人,仅2018年分红就达到9.6万元,2019年分红8.8万元。目前,桥田村及周边村子共种植有1500多亩红薯。充足的原材料既保证了粉丝工厂的运转,红薯粉丝销量的稳步增长也让贫困户享受到红利。
紫金县桥田村村民温伟华:
我种了3亩红薯就卖人家6角半或者7角半钱一斤,卖有上3000块钱,帮补家庭,补给家庭算很多的了。
将小红薯做成大产业,成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金果实”,是扶贫工作队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正慢慢成为现实。去年以来,驻村扶贫工作队还积极发展了光伏产业,入股广东全日科技太阳能有限公司,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实施“以奖代补”,实现贫困户短期增收;入股临江工业园,投入资金40万元帮扶兴建临街商铺等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资金、政策、民生建设等各方面来实现桥田村的精准脱贫。
桥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钟帅和:
下一步我们再看看能不能再投入一下,就入一下股,能够把他们绿健源的产品推广出去。
全媒体记者:刘菲菲 刘文浪 王 杰
编辑:田静雯
责编:黄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