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阮啸仙纪念大桥及其故居连接线工程(一期)正式开工建设。
设计双向两车道40公里/小时,后年建成通车
先看看效果图↓
阮啸仙纪念大桥及其故居连接线工程(一期)的建设,将为当地村民以及往来游客提供更多便利。
阮啸仙纪念大桥方位图(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据施工方中铁二十五局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工程路线总长2.869千米,主要构筑物为阮啸仙纪念大桥,其中桥梁长度546.4米,宽13米,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采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大桥建设工期2年,预计2021年6月建成通车。
打破义合圩镇
与下屯村“隔江相望”的现状
义合镇位于东源县南部,总面积190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多人,东江自东向西贯穿该镇,将该镇分成南北两部分。著名河源籍革命先烈阮啸仙,即出生在东江北岸的义合镇下屯村。阮啸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批50多名党员之一,中共三大、五大和六大代表,曾两次代理中共河北省委书记,是最早从事工人运动、青年运动的革命先驱之一,是广东农民运动领袖之一,而且是人民审计制度奠基者、“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由于圩镇附近(即东江以南片)缺乏可利用土地,东江以北片可利用土地较丰富,但交通条件十分不便,该镇工业发展十分缓慢。义合镇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因受东江隔阻未能有效整合,旅游资源优势难以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由于没有跨东江的大桥,分布在义合镇附近东江北岸的仙塘镇禾溪村,义合镇下屯村、香溪村、上屯村,黄田镇青溪村、乌坭村3万多名群众,与东江南岸的往来主要依靠落后的渡船交通,出行十分不便。
阮啸仙纪念大桥不仅可把义合圩镇与下屯村连成一片,打破义合圩镇与下屯村“隔江相望”的现状,还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加快东源县域公路网结构的完善,对于优化东源县的投资环境、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
阮啸仙纪念大桥建成通车后,游客可从义合高速路口下高速,直接开上跨江的阮啸仙纪念大桥到东江对岸,漫步下屯古村,听古屋故事,传承啸仙精神,使红色文化真正成为东源县激活乡村振兴的“密码”,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编辑:张颖
责编:许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