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持路面联合执法高压态势,坚决遏制公路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现象,防范化解交通运输重大风险,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长期以来,河源市交通运输局加大治超集中联合执法行动力度,今年截至5月底,全市累计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货车308辆次,罚款33.11万元,卸载货物6888.07吨,扣分1205分。
全市道路运输车辆接入卫星动态监管
据了解,此前,市交通运输局根据国家、省相关文件要求,并经市政府同意,联合市公安局印发了《河源市治理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科学安排执法力量,狠抓工作落实。今年截至5月底,全市累计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货车308辆次,罚款33.11万元,卸载货物6888.07吨,扣分1205分,有效化解了交通安全隐患风险。
另外,今年上半年,我市严格按照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动态监管法规的要求,切实加强对营运车辆的动态监管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道路运输车辆共6450辆,已全部接入交通重点营运车辆卫星动态监管平台,其中“两客一危”车辆共1334辆,重型货车3110辆,重点车辆入网率和上线率均为100%。2019年上半年,全市“两客一危”车辆超速49辆共109次;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违规运行28辆共38次。
落实源头治理,推进执法常态化制度
近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路警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加强执法力量,完善路面监控网络相关保障措施,建立路警联动的定期沟通协作机制。会同公安部门,利用高速公路的数据、国省道卡口治超监控设备数据,对一些超限超载车辆多的高速公路出口、国省道路段实施联合精准打击,积极配合公安交警开展异地用警专项行动。
同时,全市将全面实施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和联合治超,落实源头治理工作,优化治超流动巡查路段及配套场地,加强联合治超的信息互通互联工作,及时共享交换超限超载货车违法数据信息、查处源头违规装载信息、“一超四罚”等信息。同时要加快普通国、省道和市际道路超限检测站(点)的布局、建设,完善路面治超网络,优化调整部分治超流动巡查路段,加紧增设、完善流动治超路段的专用卸载场地,以利于超限超载货车就近称重卸货。
加强营运车辆动态管控
在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上,我市将继续对旅游客车、包车客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半挂牵引车及重型载货汽车(总质量为12吨及以上的普通货运车辆)等营运车辆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并督促运输企业落实车辆动态监控制度措施。
对于发现卫星定位装置应装未装、人为关闭、监控缺失、数据造假、数据传输接口不达标、行驶记录功能数据录入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市交通运输部门将督促企业按照规定时限落实整改;同时加强动态监管数据等信息共享,强化数据分析运用;对超时未完成整改工作的严重违法违规运输企业和车辆,两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密切合作,采取约谈、曝光、依法处罚等方式推动整改。
对“两客一危”等营运车辆肇事导致较大及以上事故或其他造成人员死亡且暴露严重安全隐患的交通事故,各县区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加强车辆动态监控管理,督促运输企业做好安全隐患风险整改。要通过电视、广播及微博、微信等平台,集中曝光一批严重违法违规、肇事多发的运输企业和车辆,倒逼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编辑:张 颖
责编:许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