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电视
  • 公共电视
  • 综合广播
  • 旅游广播
  • 东源台
  • 龙川台
  • 连平台
  • 紫金台
  • 和平台
  • 源城台
  • 江东区
  • 网络公司

七夕节:传承客家习俗 寄寓美好愿景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编辑:2019-08-07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今宵有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首诗描写的正是民间七夕节乞巧的盛况。而在河源,七夕节也有着多彩多样的本地习俗,不仅承载着客家人浓厚的家乡情怀,也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七夕节起源于汉代,每到这一天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又称“女儿节”。到夜里,妇女们会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又称为“乞巧”。在后来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七夕节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寄寓着人们对美满爱情的热切期盼。

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 李燕:

七夕节这个民俗正好跟民间故事,这两个非遗项目扣合在一起,七夕节就很有特别的意义。自古以来,好多都歌颂爱情故事,“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不管是离开多远,哪怕就这么一天相见,都足够了,现在成了浪漫的情人节一点也不为过。

河源人习惯把七月初七称呼为“七月七夕”。在源城区,七夕有接“花露水”的习俗,当地姑娘会把采集好的月季、金银花等七种鲜花泡在一盆清水里,放在天井里直至天亮用来擦脸。这天早晨或天还没亮的时候,各家各户还会到河边取“七夕水”,龙川、和平、东源等地都有这个风俗。

今天一大早‍,在龙川县水坑景区的山脚下,就有众多市民前来迎接“仙水”,祈愿家人身体健康。

市民 刘女士:

装七月七水,我们年年都来装水,一年一次,这是山泉水,这个水比较好,比较清,口感比较好,这是我们的习俗,一直都保持着这样。

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 李燕:

河源我觉得最隆重的就是接七夕水,跟当地的岭南文化和地域有关系,岭南地区湿气比较重,但在这一天水就特别好,不容易变坏。还有就是女孩子在七夕前天晚上放七朵花放在脸盆里,放在户外接七夕露水用来擦脸,可以有美容的功效。

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我们十分宝贵的文化财产。学者表示,当下,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体,在人们心目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关于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 李燕:

传播非常重要,传播让大众参与,融入生活,才能更好的传承。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节庆、民俗活动,把我们的传统文化融进去,大家参与,让大家更加知道,掌握它的魅力,我们传承的路子就会越走越远。


全媒体记者:邱权亮  李 宁

编辑:田静雯

责编:许志武

分享到:
扫描关注河源广播电视台微信号(hyrtv87)

相关新闻

  • 新闻早餐档
  • 一路畅通早
  • 1月22日 民生一线
  • 1月22日 民生一线
  • 1月22日 民生一线
  • 1月22日 河源新闻联播

网友评论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共0人参与

    Copyright 2006-2016 河源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110报警 备案:粤ICP备1203623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许可证:粤备2011001号

    河源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160130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