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肯定满意啦!多亏了政府的民心工程,我们这几十年的老房子焕然一新,变成新房子了!”家住源城区东堤路的老居民钟阿姨看着自己家漂亮的房子,满脸笑容。
钟阿姨家的房子建于上世纪70年代,历经岁月沧桑,饱经风霜雨雪,不仅外观破旧,更是存在渗漏、墙体开裂的问题。2018年,我市印发《河源市中心城区2018年-2020年“百街千巷”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决定用3年时间因地制宜对中心城区1058条街巷实施综合整治。
今年8月底,改造的脚步来到了东堤路,钟阿姨的老房子也迎来了新的春天。改造后,老房子完全变了个样:干净素雅的墙面,明亮宽敞的窗户,牢固坚实的栏杆,古朴大方的树脂瓦……让人看着开心、住得舒心。
脚步来到竹园路,这边的建筑里面已经完成改造,正在对路面、排污管道等进行硬化和新铺。街道两旁原本脏污破旧、风格混乱的建筑如今换上了统一的“新衣”,这件“新衣服”干净整洁、美观大方,还极具客家文化特色,让人眼前一亮;原本悬挂在房屋外立面、横跨建筑物的电线、网线等,被重新梳理,埋设在了地底下,老街的天空瞬间清朗起来。看到老街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居民们都乐开了花,纷纷竖起大拇指,为党委政府的积极作为点赞。
“百街千巷”综合整治工作是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重点民生工程,是做好创文工作的重要抓手、城市建设管理的突破口、连接民心的纽带。源城作为实施“百街千巷”综合整治工作的主战场,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参与,把“百街千巷”整治作为源城工作的突破口,作为源城战斗力、执行力的具体体现。
当前,源城区已经全面启动“百街千巷”综合整治工作。解决居民水浸问题,增加整体配套设施,整治残破线路,翻新破旧立面,保障居民人居环境安全系数……走进老城区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工人施工的热火朝天景象,在岁月中逐渐沉寂的老街又重新焕发了活力。
不仅仅是外观外貌、基础设施的改造,“百街千巷”综合整治行动还赋予了老城区街巷更加浓厚的文化气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孝、悌、忠、信、廉、礼、义、廉、耻”,一些街巷围墙被涂抹一新,绘上了清新淡雅的水墨丹青,写上了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让人们在无形中接受文化熏陶。
据源城区住建局代建办负责人蔡晓晖介绍,为加快工作推进、配合创文进度,源城区计划将《河源市中心城区2018年-2020年“百街千巷”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由3年实施调整为2年实施,项目数量由原来1058调整为1047。项目分两大类,
一是普通类街巷整治工程,总共1012条;二是重点类综合整治改造工程,包括了15个水浸点的改造和20条精品示范街的打造。调整后,计划2019年底完成416条(个),包括391条普通街巷、15个水浸点、10条精品示范街;2020年完成631条,包括621条普通街巷、10条精品示范街。
截至目前,已完成251条普通街巷整治,2019目标中剩余的街巷也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正在进行立项、预算评审等前期工作。示范街巷整治方面,已完成1条示范街巷整治(双下路口段),竹园路、东北直街、公园东路、滨江大道(竹园路口至公园东路口)段4条精品示范街巷正在抓紧施工,预计11月底能完成,其余示范街正做前期准备工作。15个水浸点已完成改造9个,2个正在施工中,其余4个正在进行预算送审,预计11月底进场施工,春节前完成。
编辑:田静雯
责编:许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