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
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
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2013年12月,中国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以诚为本、以信立人”
“播撒爱心阳光、关爱未成年人”
……
一幅幅公益广告,
犹如一股股春风扑面而来;
寒冬勇救溺水男孩的八旬老人贺松喜,牵线结对帮扶200多名贫困学生的乡镇教师邱金周,毫不犹豫把奖金捐献给困难学子、患癌市民的“中国好人”杨梅……一个个先进典型,犹如一把把道德标尺刻入市民心中。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我市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中之重,树立引领河源文明发展的风向标,不断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孔融小时候就知道把大个的梨给哥哥吃,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要孝亲敬老,懂得谦让。”在河源市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市二小)的课堂上,老师正在向学生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故事被收集在该校自行编印的《立德树人故事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书中。全书共收集了133个典型故事,有“卧薪尝胆”“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古代故事;也有“抗日英雄王小二”“詹天佑的故事”“毛泽东的爱国故事”等等。学校将该书作为校本教材,旨在通过学习古今典型故事,让故事进课堂、进家庭,渗透到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故事中找到争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先锋的好方法。今年5月,市二小还编印了《崇尚十德》,同样作为校本教材引导学生知礼仪、讲文明。
市二小编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本教材的做法,是我市各中小学校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缩影。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于学习宣传、课堂教学、德育活动、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师德建设当中。
其中,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德育实施纲要,指导各地各校深入挖掘和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将其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融进学校德育校本教材,找准结合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市二小开展“传唱红色经典,弘扬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歌曲演唱比赛活动。
同时,依托学校德育工作平台,以经典诵读、节日民俗等多种形式,利用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等契机,深入开展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定期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让传统节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频繁相遇,春风化雨中涵养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提升整个学校的文化气场。同时还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宣传解读,倡导家长积极参与“大手拉小手”文明行为示范活动,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通过开展一系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有效促进了各中小学校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我市涌现了一批师德高尚的先进教师,树立了一批可亲、可敬、可学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未成年学生中内化于精神追求、外化于自觉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截至目前,有123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校园、2所学校被评为首批省文明校园、1所学校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有15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有30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近4年先后有9名同学被评为“最美南粤少年”,有2名同学被评为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有5名学生入选全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名优秀学子”系列,近5年有66名学生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有865名学生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有330名学生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有37名学生被评为“河源市最美少年”。
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
春风化雨描绘文明底色
在河源,
从市区到乡村,
从街边路灯到建筑工地,
从公交车车身到高速路口,
从城乡街道到农家院落,
到处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让河源城乡更具文明气息。
近年来,我市建成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和示范点,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重新规划设计发布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并在各类媒体平台常态化刊播……市民漫步街头、翻阅报纸或是打开电视,随处都能看到醒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一边欣赏风景,一边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积蓄着积极向上的内生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底色。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随处可见。根据创文标准,每隔100米至少有1处能够看到公益广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各类生活场景。
市城管执法局政策法规科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严格对照创文标准,在市区主次干道、商业广场等公共场所通过大型广告立柱、路灯道旗、LED电子显示屏、公交站亭等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风尚、关爱未成年人等内容,做到市区范围内全覆盖,营造了浓厚的创文氛围。一位在商业街购物的市民说:“河源的公益广告做得都很不错,和周边环境融合得非常和谐,美观大方,增添了城市的文化韵味。我们走走逛逛之中,很容易就把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记在心里。”
今年以来,我市把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程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工程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融入生活、融入场景、融入各行各业。深入实施“1+X”核心价值观建设工程,重点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开展了100多场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快闪”活动;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恐龙文化、绿色文化等文化资源禀赋,推动本地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用特色文化品牌涵养主流价值,用主流价值培育文明新风;开展核心价值观“爱国季”主题系列活动,加快建设一批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
编辑:张 颖
责编:黄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