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日,71岁的南京一中退休英语高级教师谢陵告别南京,踏上了南下支教之路,这一次,她首次尝试一个月的支教,目的地是1000多公里远的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古竹中学。
今年年初,一次机缘巧合,市公安局文联副主席邓醒群在一次采风活动中认识到南京的一位朋友,这位朋友主动问起能否帮忙找所学校,称南京一中退休的英语高级教师谢陵老师想自愿去边远地区支教,且不需要任何报酬。
在朋友寻求帮助后,邓醒群在网上查阅资料才发现,南京一中是国家级示范高中、全国文明校园,是江苏省的重点中学。这样一位资深的教师能来河源支教,必能对提升学校教学水平有积极作用。经过多番寻找,他最终联系上江东新区古竹镇古竹中学。
“只想以志愿者的身份做点事。”来河源支教之前,谢陵与古竹中学校长特地通电联系过几次,详细了解了学校情况。在电话中,她一再跟校长强调,除了提供住宿外,在她支教过程中所有费用包括生活用品等均由她自费,不需要学校承担。在校长答应这个“要求”后,11月1日,谢陵与自己的老伴儿一起踏上支教之旅。
做事认真,这位支教老师让人佩服
“大部分教师上课以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交流少,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支教期间,谢陵决定从课堂教学模式着手,逐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于是,她专心于课堂教学科研工作,每天听课笔记本不离手,穿梭在教学楼各班级教室里,或推门听课,或与师生交流,笔记本上记下了每位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课后与其交流。
支教期间,她共听了30多节课,最多的一天听了5节课。为了更好地与大家交流分享教育理念,她还将听课笔记整理成册,在支教快结束时,通过座谈会的方式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并根据老师们的需求精心备课,细心设计课件,进行课后总结反思,一对一分享经验。
“谢陵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很多棘手的问题在她的点拨下,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古竹中学副校长王淑琴告诉记者,谢陵老师来到古竹中学后,学校的英语老师们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了较大的转变,许多年轻教师还主动去找谢陵老师,探讨教学业务,积极性明显提高。“她的教育情怀让大家颇受激励。” 王淑琴说,71岁应该是享受生活的年龄,但谢陵老师还不远千里自费来支教,这样的教育情怀让全校师生尤其是青年教师们深受鼓舞和感动,为大家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编辑:杨 莹
责编:黄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