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在“6.10”“6.12”洪灾中遭受重创,仅受损的桥梁就有58座。随着我市灾后复产重建工作的有序推进,该县正积极排查隐患,并加快受损桥梁的修复重建工作,全力恢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位于热水镇南湖村的南湖桥,是居住在热水河东西两岸南湖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受上个月洪灾影响,原桥4跨T梁向下游位移约20厘米,桥墩基础严重掏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6月26日起,南湖桥已全面禁止通行。
和平县热水镇南湖村党支部书记黄建敏:
(南湖桥封闭之后)只有一条60年代初的,只供行人通行的桥梁进行往返,给生活带来非常不便,所以困扰了大部分群众。
为了尽快帮助村民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平县相关部门于7月6日在原南湖桥下游约60米处搭建一条长70米、宽6米的钢便桥作为村民出行的临时通道。在施工人员的连续奋战下,工程建设已经完成过半。
和平县热水镇南湖村村民 周大哥:
共产党很重视,临时桥差不多做好了,没多少天,做到老百姓的所想之处,能够方便到老百姓,感谢党的领导。
据和平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临时钢便桥搭建完毕后,将在原桥位置重建一座3跨20米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目前,南湖桥拆除重建的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和平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罗小桓:
桥长70米,全宽12米,其中行车道9米,两边人行道及护栏各宽1.5米,整个南湖桥工程(含便桥)造价约500万元,计划于2019年底前完成。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和平县受损重建桥梁有58座,排险除险桥梁49座,正在建设的有6座,正在做方案设计的有52座。当前正处于灾后复产重建的关键时期,该县表示,接下来,将加班加点、加大力度、统筹推进受损桥梁重建工作,确保尽快建成一批高质量、有保障的“放心桥”。
全媒体记者:邱权亮
编辑:杨莹
责编:黄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