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南国书香节河源分会场活动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年轻读者的关注。
非遗公益体验课、非遗传承人分享创作心路历程、非遗文化和历史文物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本届南国书香节的亮点之一,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和喜爱。
在非遗公益体验课上,木偶戏传承人骆志鸿介绍了龙川手擎木偶文化的发展史,并表演了几段木偶戏,引得不少观众掏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市民江女士特地带上孩子到现场体验非遗文化。
市民 江女士:
让孩子多用身体和眼睛去接触,包括它的分类、制作过程中的复杂性,感触下中国传统,感受我们客家人的传统,我觉得收获挺大的。
木偶角色分为生、旦、丑、公、婆、净等行当,配上民间小调、客家山歌等曲调,通过简单的道具,造就了丰富的人物性格和剧情。
拉琴、甩袖、眨眼、回眸、张嘴,随曲调的旋律张合、转动,整个木偶充满了灵气,让人啧啧称奇。
市民 何女士:
我在台下看的时候觉得挺简单的,但是上去实际操作起来就要加很多动作,它的眼睛可以动,它的嘴巴也可以动,没有那么容易上手。
市民 黄女士:
这个东西虽然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木头,但是它的头和手都可以动。通过老师的指导,能上能下、鼓掌挥手,我感觉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河源市有这样的非遗文化项目,我觉得很自豪。
在本届书香节坚基购物中心主场里,市博物馆、市文化馆和市非遗中心还精心布置了文旅融合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图片、场景、实物等方式“搬”到现场,让市民更加直观地感受古邑河源的人文魅力。
市民 阳先生: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河源的文学气息,包括河源的一些历史,我感觉这活动挺好的,特别是对小孩子,让小孩子暑假的时候能够多丰富一下视野,掌握一些知识。
全媒体记者:杨一慧 林 科 巫玉婷(实习)
编辑:田静雯
责编:许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