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台号】男:这一刻,最好有阳光洒在身上,然后可以敞开慵懒的心扉放松自己。
女:这样的感觉电波就可以做到。河源电台新闻综合广播,前进路上与你同行。接下来,您将收听到的是《人社在线》。
——宣传带1: 他,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三支一扶”号召,回到农村,服务家乡。【刘天娇:那时候年轻人很少,3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就我们一两个人,我们年轻人应该到基层去,发挥自己的力量。】他,“三支一扶”期满之后,继续选择扎根基层,到最偏远、最艰苦的林场成为一名护林员。【刘天娇:那里可能更需要我!(巡山护林时),(手机)没有一点信号了,遇到游客时比过年还开心,终于可以用语言跟人沟通了,很开心!】 他,就是“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刘天娇。
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走进今天的《人社在线》栏目,我是主持人燕子。
2019年的12月30日,由中宣部、人社部等部委主办的2019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发布仪式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举行。活动上,10名来自基层一线的高校毕业生被中宣部、人社部授予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荣誉称号,我省“三支一扶”大学生,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刘天娇脱颖而出获此殊荣,这也是我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基层高校毕业生。
此时此刻,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刘天娇就坐在我身边,我们首先来欢迎天娇。天娇,你好。
刘天娇: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护林员刘天娇。
主持人:到北京接受这样的一份荣誉,当时内心(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刘天娇:非常激动!我觉得,这个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的荣誉)给了我,我真的感觉压力很大。虽然说它是对我之前“三支一扶”工作的肯定,也对我今后工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能给到自己(我),真的很不容易。
主持人:十万名基层一线的大学生当中选出了十名,(被选中)这其实是概率非常低的一个事情。这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动力,同时也存在着一份压力。
刘天娇:是。
主持人:在那个晚会的现场,我记得天娇特别的激动,在台上还说了一段自己在坪山林场的经历。
刘天娇:是的。
主持人:那么在我们节目中,能不能给我们的听友重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刘天娇:好的。
【刘天娇获奖感言】打开我家的后窗,看到的就是这片山林。这里曾经是我童年的乐园,但是现在这个景象再也看不到了......
2004年的一场山火,一个村民烧毁了它,并且不可以修复。那时候,我眼睁睁地看着这场山火烧毁了这片山林而无能为力。当时,我就暗下决心,长大之后一定要好好保护这片山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学毕业后,我当了一名护林员。我喜欢这里,喜欢和这片山林同呼吸共成长,我希望我的青春也和山林一样枝繁叶茂。2005年的1月份,我考入了红星林场的下坝工区,做了一名护林员。2018年,自己申请到更为偏僻的国有坪山林场工作。
守住家乡的这一片金山银山是我的初心,也是我奋斗的方向!
主持人:天娇今天在节目中给我们演示了当时的一小段演讲,今天(的表现)好像更从容一些。
刘天娇:是的。
主持人:我那天看到你在整场晚会中表现的特别激动。
刘天娇:是。
主持人:第一次去北京吧?有没有趁这样的机会去看一看我们首都是什么样儿的?
刘天娇:是的。时间安排的很紧,但是(颁奖)晚会的那天晚上,我和几个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一起去了天安门。25号我们就回来了。
主持人: 这样的一份荣誉来之不易,经过了层层的选拔。当然,也有很多人疑惑天娇凭什么获得这样的一份殊荣?那么今天节目当中,我们就从了解天娇的”三支一扶”情况开始(为大家释疑)。
刘天娇:2011年我加入了“三支一扶”这个队伍,被分配到龙川县车田镇政府工作。那时候,(在镇政府工作的)年轻人很少,基本上3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就我们一俩个人,工作任务量也很大。比如计生这一块,当时涉及到计划生育新老系统改革,我们加班加点做了半年。做完这一项工作的时候,又接手了林权证到户的一项工作,每天都是工作11个小时,大晚上就住(睡)在办公室里。两年的“三支一扶”工作在车田镇政府过的挺充实的。
主持人:去到了基层工作,才发现基层更需要你们。
刘天娇:是的。我们年轻人应该到基层去(锻炼),去发挥自己的力量。
主持人:我知道,2015年你去到了红星林场。
刘天娇:在“三支一扶”服务期满后,我又选择了留在基层——位于龙川县的河源市国有红星林场。当时看到他们招聘护林员,就积极报名参加。在那个没有信号,没有人烟的地方度过了三年。
主持人:但,这不是你“三支一扶”的句号,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在2018年的时候,你去了坪山林场。
刘天娇:2018年的时候,坪山林场是我们河源市最偏僻,也是(工作条件)最艰苦的林场。当时,林场没有年轻人,又面临着有护林员退休的情况,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想)那里可能更需要我。
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跟着天娇共同走一段山路。
【采访录音】喇叭声:第16条 本省实行全年森林防火,每年10月1日到次年4月30日为森林特别防护期......
记者:天娇,你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你走一走林场的巡山之路。平时巡山的时候会带什么东西吗?
刘天娇:水壶,镰刀,还有喇叭。现在我们这边走上去的话就是山顶,这里森林很茂密哦。
记者:对,而且这里没有路。
刘天娇:反正你看到哪里(可以走)就往哪里走。特别是当(发现)山上有(异常)情况的话,哪怕是遇到很茂密的树林,我们爬都要爬上去!每天就是三件大事——巡山护林、吃饭、睡觉。
记者:我们之前有记者(想)采访你的时候给你打了一天电话,对吗?
刘天娇:是的,因为我们林区是没有信号的。
记者:这个时候其实我很需要一根拐杖,我知道你(上山时)为什么带拐杖了。才刚走了一个小坡,(我们)就开始走的不稳了。
刘天娇:小心点。
记者: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抓住。
【刘天娇用镰刀清现路障的声音】记者:我看你(清理路障)好利索啊。
刘天娇:这都是练出来的。这里林木还不算太密,如果是遇到林木特别茂密、(杂草又多的话),一个小时都走不了500米。
记者:这个山的坡度有多少度?
刘天娇:大约60、70度。
记者:你知道吗,我们男同事情快爬不上来了。刚巡山的时候你摔过吗?
刘天娇:经常!脚一下没踩牢地面的话,一下子就可能从山上滚下来。
记者:哇!
刘天娇:我自己还体验过一次。
记者:那伤的严重吗?
刘天娇:还好,不过不敢跟单位说。
记者:像这么陡峭的路,一般巡山时遇到的多吗?
刘天娇:经常都能遇到,你随便走一段都能遇到这样陡峭的山坡。
记者同事:这都不能算是路。
记者:巡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危险的动物吗?
刘天娇:遇到蛇。比如说这些(林草茂密的)地方,说不定就会有马蜂窝,还有蛇。
记者:我们刚才说山上信号不好,家人肯定会担心,再加上巡山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危险。
刘天娇:嗯。我第二个孩子是18年11月12日出生,那时候我老婆都到了医院了,我还不知道。
记者:所以说孩子呱呱坠地了,你还在巡山,是吗?
刘天娇:我当时还在山上。
记者:不能陪伴孩子成长会遗憾吗?
刘天娇:我准备等孩子大一点时,把他们带到林场来,让他(们)感受一下绿水青山的重要性。
记者:现在我们正在下坡,稍不注意我们有可能会被绊倒。
刘天娇:是真的很滑。
记者同事:哎哟~(滑倒后的惊叹声)
主持人:我们在巡山的过程中记者也跟你聊到了这样的一段经历,听说你在刚成为护林员时摔倒过,受伤后也不太敢跟同事、领导去聊这件事儿,是担心他们瞧不起你吗?
刘天娇:我是想着反正就是工作嘛,只要自己调整好了,以后工作中多注意一些,也算是一种经验(收获)嘛。
主持人:我知道你在巡山护林的过程中(会)随身带着喇叭,对不对?也会带上森林保护防火的宣传画册。
刘天娇:不管是见到谁,我都会给他发放宣传画册,并且告诉他进入山林时要注意防火。
主持人:巡山的路途短的是5公里,长的是20到30公里,有时候一走就是一天的时间。
刘天娇:是的。
主持人:早饭是在林场吃的,晚饭也必须回到林场(用餐)。
刘天娇:对,早晚饭都是在林场吃。如果我们(巡山时)要走20、30公里,我们会带点干粮,中午饭在山上解决。
主持人:听说在巡山时很少能遇见人,当然能遇上时内心应该会非常的兴奋吧?
刘天娇:偶遇那些游客时,说真的自己(我)觉得比过年还要开心,终于可以用语言跟人沟通了,所以我觉得很开心。
主持人:哪怕是简单地打个招呼。
刘天娇:对,简单地打个招呼。如果自己有空的话陪他们走上一段路,互相了解一下,跟他(们)讲一下森林防火知识,或者是告诉他(们)附近有什么景点(风景优美的地方),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让他(们)慢慢了解我们护林员的工作,也了解这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所以我觉得(巡山之路)也挺好的(挺有意义的)。
主持人:天娇,刚开始巡山时听说你很快就遇到了砍伐者?
刘天娇:是的。有一次,2005年的冬天,我发现一个砍伐者在砍衫木做锄头杆。被我发现之后,他就说:“我砍一两颗小的树难道不行吗!?”我说:“不行! (因为)森林是国家的资源。”他(恐吓)道:“如果你不让我砍(小树),我就报复你!”
主持人:因为你不是当地人,(所以)他不认识你?
刘天娇:对。后来我这样跟他说:“砍伐树木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你要锄头杆的话,我可以去大街上给你买两根。”后来,我也兑现了承诺,去大街上买了两根锄头杆给他。后来他说,我再也不去砍伐树木了,以后如果我看到有人做这种事情我也会去帮你宣传一下(砍伐树木是不对的)。
主持人:所以,他们也就成了“编外”护林员。
刘天娇:是的。其实很多人只要他的目的达到了,慢慢地他会认可你。
主持人:他的(护林)意识会提高。
刘天娇:对。
主持人:听说你还遇到过打击报复的事儿,自己的窗户被(报复者)砍上了几刀。
刘天娇:是的。
主持人:当时心里害怕吗?
刘天娇:当时心里是有点害怕的。但是,既然我做了这份工作,不管如何都要坚守。
主持人:现在村民都普遍提高了森林防火知识。当然,在他们意识提高的同时,天娇也在改变着自己的工作方法。一开始只会用生硬的方式告诉(乱砍伐的)村民你不可以做这样的事情,后来你会慢慢儿地跟他们沟通交流,在彼此熟悉后才跟他们介绍更多的你想要宣传的内容,对吗?
刘天娇:对的。比如说2017年9月1日新修订的《广东省森林防火条例》出台,这部条例的出台对我们森林防火、对我们护林员开展工作都是很有利的。如果遇到村民(不注意森林防火)时,我们可以直接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去制止他们的行为,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是用最普通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方式方法去打动他们,让他(们)慢慢地知晓和认可这部法律法规(条例)。所以,我觉得(开展工作)不要一动不动就用法律法规上纲上线。
主持人:因为村民不理解这个。
刘天娇:所以,(我用这种方式开展工作)他们就觉得你这个小伙子不错啊。
主持人:对。我们能够接受村民的这种思想,我们也能够去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以此来更好地把这个工作做好。
刘天娇:是的。
主持人:我们在跟天娇巡山时,一起走进了坪山林场。听说有一次你发现了隔壁(临近)林场发生了山火?
刘天娇:发现了有火情后,我们就跑了两个小时到达山顶,(观察到)山火离我们林场的范围内还很远。我们靠大声地吼叫、摇红旗,才把这个信息传递回林站。
主持人:当然,现在林场在巡山护林的过程中使用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比如说用“天眼”、无人机去巡护山林。
刘天娇:是的。特别是去年,林场安装了“天眼”、配备了无人机,更好地巡山护林,大大地提高了我们巡山护林的效果。在近几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我的工作期内)林场没有发生过山火,防偷盗事件(现在也)基本上没有了。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也呈现出来了。
主持人:这是工作成效的一种体现。
——宣传带2:一边是繁华的大城市,还有国企可观的工资;一边是艰苦的山区,还有家人的不理解,他做出了自己人生第一个决择。【刘天娇:村里面大学生又不多,自己大学毕业后,如果(选择)回馈家乡,在(家乡)工作,我觉得更有意义。】他,就是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刘天娇。
主持人:天娇在成为一名优秀的护林员之前其实面临过两次抉择,这是安逸和梦想的对抗。第一次抉择是国企工作跟“三支一扶”之间的选择。
刘天娇:是的。当时自己已经在国企工作了,而“三支一扶”(工作组)也同时通知我被录取了。当我选择去“三支一扶”(派驻点)工作时,家人都不支持,父母亲也不理解。他们总说,家里经济不佳,爸妈也需要用钱,一大堆的家庭压力。所以,他们建议我还是以“经济为中心”,到大城市去工作。我想了又想,后来我跟他们说:“村里面大学生又不多,自己大学毕业后,如果(选择)回馈家乡,在(家乡)工作,我觉得更有意义。”于是,我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回到了家乡。
主持人:其实基层更需要你,这是我在节目中反复说到的一句话。当然,父母的不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天娇本身家庭(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
刘天娇:是的。
主持人:之前家里有人生病了。
刘天娇:我爸妈患有肾结石,做了两次手术,到现在一直还是要靠药物治疗。
主持人:在国企工作的话一个月大概是有5000元的工资。
刘天娇:是。
主持人:那”三支一扶”呢?
刘天娇:只有一千多,1068(元)。
主持人:所以当下家人的不理解真的是情有可原,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天娇有这样的一种选择——希望为家乡的人民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是希望能成为这一波儿大学生中的逆行者。
刘天娇:是的。
主持人:其实社会真的需要你们!
刘天娇:也需要我们广大的高校毕业生回到自己的家乡,到家乡去,到农村去,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主持人:最终,天娇选择了初心和梦想。(天娇的)第二次选择是红星林场与坪山林场之间的选择。红星林场是一个比较大的林场,它的条件相对来说会更好一些。
刘天娇:是的。提升空间,还有对今后的发展可能会更好。(而)坪山林场是河源市人数最少,经费最少,也是最艰苦、最偏远的(林场)。
主持人:我们当时开车到(坪山)林场找你了解情况,过了水库那一段路之后,我们就出现了耳鸣。
刘天娇:那是高原反应,到那个地方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现象出现。
主持人:坪山林场因为相对来说海拔比较高一些,山上的平均气温比镇上大概要低3(摄氏)度左右。
刘天娇:是。比县城、镇里都要低2到3(摄氏)度,所以我们一年四季(睡觉时)都是盖着棉被的,棉被从来没有拆过。
主持人: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你明明已经发展的这么好了, 但你(还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改变,为什么?
刘天娇:可能是(因为)我们年轻人选择基层更有激情。另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号召——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到哪里去。
主持人:当你的选择跟家人间的利益有冲突时,跟家人的期待和希望有冲突时,你还是毅然选择了哪里更需要你,你就去哪里,(这些选择会让你)对家人或多或少有些亏欠吧?
刘天娇:是的。我以前还是比较(经)常回家的,会回家陪一下孩子,现在则是有好多事情,忙都忙不过来。(现在是)偶尔才回去,前天刚好是到县城办事我就(抽空)回家坐了五分钟,看了小孩一眼。
主持人:爱人会抱怨吗?
刘天娇:一开始会。有一次,她背着我偷偷坐别人的车上来我们林场。
主持人:嗯,她想你了。
刘天娇:一直以来她都想着能来我单位看一看我。
主持人:听说你不愿意(让她来),你对她来是比较抗拒的。
刘天娇:我不愿意(她来看我)。她走到半路时,我跟她说你不要来了,你还是回去吧。她说,我现在已经到了离你还有几公里的地方了,我看见你们林场的公路宣传牌了。我才转而对她说,那你上来(林场)吧。后来,她上来(林场)坐了没有半个钟,我就把她“赶”回去了。
主持人:为什么?我很不理解。
刘天娇:我不愿意让她知道我的工作环境是如何的(艰苦)。后来,她也慢慢地理解(我的工作形式),哪怕我后来不回家,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打电话给她,她也还是挺理解的。
主持人:今天,天娇跟我们说到了他对在林场工作的执着,也涵盖了对家人的亏欠。当然,我们还是希望你的家里人能够更加清楚你工作的意义。
刘天娇:是的。
—— 宣传带3: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和一群人在奋斗。 【“三支一扶”大学生采访录音:我是龙川县丰稔镇“三支一扶”大学生彭嘉晖,我叫朱玮伦,李嘉欣,陈吴浩。今年是我参加“三支一扶”工作的第二年,在基层最大的感受是扶贫工作需要接地气;学习一时,受用就世;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来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我为自己能成为一名”三支一扶”大学生而感到自豪。】他们笃定前行,不负韶华,用青春书写时代篇章。【刘天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他们就是——基层高校毕业生!
主持人:天娇今天做为我们节目中“三支一扶”大学生的访谈代表,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但是,(“三支一扶”人员)这个群体是非常庞大的,政府和相关的职能部门为了“三支一扶”工作(更好地开展)一直也在努力着,工作也十分的有成效。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也为各位介绍一下河源市“三支一扶”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在全省率先发文规范了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制度,率先将“三支一扶”人员的工作补贴待遇写进了人才政策,这些天娇应该是深有体会的。
刘天娇:是的。当时我们采取了“六个一”的管理政策:写一篇工作日记,做一次民情民意调查,写一篇工作报告等。
主持人:也算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把经验记载下来分享给更多的人。
刘天娇: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写成日记,两年下来,(会让你)感觉更充实。
主持人:是的。在2016年,河源市委、市政府也制定印发了《河源市促进人才优先发展若干措施》。这个文件规定,对我市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一次性给予两万元补贴,更能让“他们”安心扎根在基层,能够更好地促进基层留住人才。根据统计,我市“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后留用服务单位在全省是最多的。
刘天娇:是的。“三支一扶”(服务期满)后单位留用一批或者聘用一批,这方面在全省我们(河源市)是做的最好的。
主持人:为了让大家安心留在基层,(省里)出台了更多的激励机制。今天节目当中,我们也寻找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彭嘉晖,他目前在龙川县丰稔镇人民政府工作。接下来,我们来联线嘉晖,看看嘉晖在基层工作中有什么困难跟(天娇)师兄请教。
【电话联线】主持人:嘉晖,你好。
彭嘉晖:你好。
主持人:这一时刻天娇师兄已经坐在我的身边,你有什么问题要向他请教呢?
彭嘉晖:因为(是)第一次向天娇师兄请教问题,(我)有点紧张,我想请教天娇师兄几个问题。我在扶贫办从事扶贫工作,工作中常会遇到部分贫困户(因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而不配合工作,为此我烦恼不已。天娇师兄,您能不能根据您的经验,为我解答平时您是怎么开展群众工作的?
主持人:群众对工作不配合时,我们一般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
彭嘉晖:对。
刘天娇:嘉晖,一些群众不太配合工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看看(了解)他想要处理什么问题,他想要处理的问题你能不能够解答。如果你自己能够解答那你就慢慢(耐心)地对他解答;如果你自己解答不了,可以先给他搬张椅子(坐下来)、倒杯水,等到相关领导来时再处理这件事情。
主持人:首先我们要热情地招待村民,(告诉来访村民)请您稍等一下,您坐一会,喝口茶,一会儿我们向领导或者同事请教一下。
刘天娇:当他感受到你热情地招待他时,那些“等、靠、要”的问题慢慢地可能就化解了。
彭嘉晖:在您的介绍中提到,您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在偏远山区里巡山查(护)林,面对孤独、面对偏远山区信息号弱,难道您不觉得寂寞吗?
刘天娇:孤独和寂寞那肯定是有的。我一直以来都是从事护林工作,看护的是这片森林,心里面舍不得离开这片森林,总希望自己守护的山林越来越好,山越来越青。相对于个人的那点“私事”——信号弱、见不到人烟,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主持人:因为热爱,所以耐得住寂寞。
彭嘉晖:我最近也有反思自己跟您的一个差距。我并不怕吃苦,相反我愿意吃苦,愿意留在基层奉献。但是,像您一样默默付出,在基层一呆就是八年,我认为我在思想上可能与您的高度还相差很远,希望您能以一位过来人的身份指点一下我。
主持人:这个问题是如何能在基层把根扎得更牢。
刘天娇:我之前也有了解过你,你是第一年报了“三支一扶”没有入选,第二年又再一次报考后入选了。第二年还能再选择(从事)“三支一扶”工作,那肯定是在第一年困难重重和压力的情况下,再一次选择、再一次坚守——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个实属不容易。不懂就学,多向村民请教,没有条件我们(可以)创造条件。
主持人:希望嘉晖能够在基层能够把工作做的越来越好,越来越细致。再见。
主持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到的那样:我们希望更多的年轻人积极地投身到基层当中。我相信,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今天节目的尾声阶段,我们也请天娇跟我们说一下做为青年一代,如何描绘出属于自己的亮丽青春色彩?
刘天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所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广大大学生,应该要把自己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号召结合起来,在基层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主持人:2019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全面收官之年。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来。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投入到基层。好的,本期的节目到此结束,感谢听众朋友们的收听,感谢天娇做客本期节目,再会。
【歌曲】《我们都是追梦人》
我们都是追梦人
千山万水 奔向天地跑道
你追我赶 风起云涌春潮
海阔天空 敞开温暖怀抱
我们都是追梦人
在今天 勇敢向未来报到
当明天 幸福向我们问好
最美的风景是拥抱
每次奋斗 拼来了荣耀
我们乘风破浪 举目高眺
心中力量 不怕万万里路遥
再高远的梦呀也追得到
2020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参评作品推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