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号”要跑出“新速度”
市委常委会继本月中旬在江东新区召开现场会议后,29日再次前移指挥部,深入河源工业发展主战场,现场为市高新区把脉定向、提振信心。
15日,今年的第二个市委常委会现场会议开到了江东新区发展一线,从更广维度、更深层次对新区发展谋篇布局、指路明径,凝聚推动新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和力量,吹响了加快把高铁新城综合枢纽、江东新区打造成为带动河源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区域平台的号角。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区域,集中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市委赋予江东新区打造“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承载着“现代河源”的梦想。新区成立7年来,白纸画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产业发展提速增效,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与日俱新的江东新区演绎了河源二次跨江的发展“蝶变”。
作为河源“融深”“融湾”的枢纽门户,江东新区的未来代表了河源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直接影响河源“融深”“融湾”的高度和强度。写好“江东篇章”,要突出系统谋划、注重整体规划、做好区块策划,依托赣深高铁河源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全力打造站城一体的城市样板;要强化“抢滩”意识,加快高铁新城综合枢纽开发建设,积极培育更高质量的产业形态,不断优化以市场为导向的营商环境,把新区打造成为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平台,引领“现代河源”提升能级。
谋定而动,实至势成。江东新区跨越式突破性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只要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以“项目为王,发展至上”为工作导向,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时间表”变成“进度表”,上紧“发条”、开足“马力”,“江东号”就能劈波斩浪强劲“续航”,在新征程中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新速度”。
(河源台评论员 林坤元 熊鑫 宋文宜)
“火车头”要开得更快更稳
市委常委会继本月中旬在江东新区召开现场会议后,29日再次前移指挥部,深入河源工业发展主战场,现场为市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提振信心。
产业兴则经济强,产业优则动能足。近年来,市委将市高新区作为河源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头号工程”,以项目建设激发新活力,以创新举措营造新环境,全力打造融入“双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腹地、产业高地和企业锚地。从今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活动中60个优质项目动工建设,到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8%,再到近日总投资超50亿元的卓翼智造(河源)项目签约落户,市高新区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的步伐,迈得越来越稳健而有力。
实践充分证明,市高新区发展有多快,河源产业发展就有多快;市高新区产业高度有多高,河源产业高度就有多高。激发市高新区新一轮创新发展活力,带动全市产业提档增速,要聚焦产城融合,优化园区功能布局,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要聚焦产业发展,做强产业链供应链,在我市服务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中走在前列;要聚焦改革开放,对标“双区”、自贸区,打造河源营商环境新高地;要聚焦创新发展,加快打造重大产业平台,借助江海联运功能,以建设综合保税区为契机,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能级,引领带动全市产业园区发展。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作为河源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市高新区肩负着提升全市产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任,承载着全市现代产业发展的希望。只要我们按照市委战略部署,拿出初创时期背水一战的勇气,以“归零”“重启”心态,主动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全力推进“二次创业”,看准了的就加快干,这个“火车头”就一定能够开得更快更稳。
(河源台评论员 林坤元 熊鑫 宋文宜)
“主引擎”要动力澎湃
19日,市委常委会现场会议继续聚焦三大高质量发展平台,深入生态河源主战场、乡村振兴“主引擎”,现场为灯塔盆地开发建设把脉定向、加油鼓劲。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重大平台是河源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的重要支撑。其中,要把灯塔盆地打造成为引领河源未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平台。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国家农高区为主线,将灯塔盆地开发建设列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工程”,各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始在广东领跑农村工作。全国首家农业医院、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分中心、华南农大研究生院河源分院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拔地而起,粤赣高速顺天互通立交出口、灯塔盆地农业大道等一批配套基础设施有序推进,蓝莓育苗基地、美林油茶等一批优质农业项目落地开花,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灯塔盆地徐徐展开。
“十四五”是灯塔盆地开创新局的关键时期,需要推进的工作更密集,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复杂,“一号工程”必须要有“一号举措”。要按照中等县城的规模来谋划灯塔盆地核心区的发展,不断完善各种功能配套,进一步优化发展体系结构;要以规模化为导向发展主导产业,以精准化为导向开展招商引资,以市场化为导向构建营销体系,以多样化为导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能力;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效率,加快集聚省内国内农业领域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功能;要在灯塔盆地的“形态、业态、生态、状态”上下足功夫,进一步提升产城、产镇、产村融合水平。
“主引擎”已经强劲启动,只要继续加油,就一定能够动力澎湃。灯塔盆地,必将建设成为示范广东、领先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河源样板”。
(河源台评论员 林坤元 熊鑫 宋文宜)
2021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参评作品推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