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市长李勇平主持召开第14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工作要求,与市民群众代表一起研究“规范摩电,守护安全”,着力巩固提升整治成果,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次“面对面”座谈会从收集意见开始就得到市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共收集群众诉求1108宗。座谈会上,受邀的10名市民代表、1名人大代表和1名政协委员结合自身经历,就摩电安全行驶、未成年人驾驶摩电等问题畅所欲言。李勇平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建议,不时与大家探讨交流,指定相关县区和职能部门现场作出回应。
李勇平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对群众反映的摩电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扎扎实实解决落实,不断提升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依法依规开展摩电问题整治行动,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摩电生产、销售、改装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摩电管理。要完善服务配套,有力有序推进公共停放场所、充电设施等建设,优化上牌服务,更好满足市民需求。要加快推进摩电管理的法规建设,搭建更多市民参与监督的平台和渠道,建立健全摩电长效管理机制。要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和安全警示工作,引导群众树牢安全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市领导曹建忠、孙锋、高永强参加会议。
相关新闻
群众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畅所欲言—— 探索规范摩电路径 营造安全暖心氛围
在7月24日召开的第14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上,10名群众代表及1名人大代表、1名政协委员结合自身经历,就共享电动车管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规划等问题畅所欲言。
“一些电动自行车的时速达到了70公里,这明显是改装过的,在路上骑行非常危险。”群众代表张迪说。会上,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非法改装电动车蓄电池、充电器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斩断非法改装的黑色产业链。对此,张迪表示非常满意,相信情况很快会有所好转。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便捷的交通工具,受到市民的青睐,但我市电动自行车上牌仍有不便之处。“上牌地点少、排队时间长、上班族没时间办理,这些都是上牌时存在的问题。”群众代表黄智说,希望能够增设临时上牌点,同时推广在线办理,提供简单快捷的上牌服务。
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持续增长,涉摩电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众多摩电事故敲响了安全警钟,我们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整治,防范更多事故发生。”人大代表黄汉忠建议,起草出台河源市摩电安全地方性法规,让主管部门执法时有法可依。同时,需要加强摩电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要求上路摩电必须登记上牌,购买交强险,营造安全的交通环境。
市政协委员孙迪认为,很多摩电驾驶员对车道使用、车辆停放、行驶规范等交通法规还不够了解,因此,摩电安全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宣传教育,根据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宣传方案,通过漫画、短视频、顺口溜等形式,进一步建立宣传教育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摩电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县区和职能部门回应群众关切 :
列清单抓落实 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谢谢你提出的问题,我们回去后将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前日,在第14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上,针对群众代表提出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安全行驶及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等问题,县区和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现场作出回应,表示将紧盯群众反映的问题,全面列出清单,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摩电交通安全管理。
针对群众代表提出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安全行驶问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人表示,将集中开展摩电交通违法整治行动,严厉查处摩托车无牌无证、未佩戴安全头盔、电动自行车不按规定上牌及摩电酒醉驾、超员、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持续深入打击整治“飙车炸街”等违法犯罪行为。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会增加驾驶安全风险。针对此问题,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开展溯源治理,对发现涉及非法改装、非法销售关键零部件的商家依法依规进行查处、惩治。
源城区部分小区存在电动自行车物业管理不到位问题,导致电动自行车无处充电且乱停乱放。“将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增设停车棚及室外充电桩,全力破解电动车充电与安全难题。”源城区相关负责人说。
共享电动车管理不规范容易导致隐患多、维权难等问题。对此,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开展摩电专项整治,聚焦重点区域、路段和路口,对共享电动自行车未登记上路行驶、乱停乱放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治。
一审:田静雯
二审:蔡晓璐
三审:巫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