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手足口病即将进入高发季节。近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既往监测数据显示,我市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主要在 4-7 月、9-10月,不同年份进入高峰时间会有所不同。“今年与往年有所不同,从数据监测情况来看,目前我市手足口病处于较低发病水平。”市疾控中心应急传防所负责人高淑萍表示,虽然目前我市手足口病尚未呈现上升趋势,但仍需引起重视。
据了解,手足口病高发人群为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环境,食用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以及呼吸道飞沫传播。“比如托幼机构里面,患病小朋友与健康小朋友的直接接触,或者患病小朋友污染了幼儿园里面的玩具、门把手、桌椅等,其他小朋友接触了后再触碰自己的口鼻或眼睛,就有可能得病。”高淑萍介绍,成人也有可能会感染手足口病,并传染给孩子。因此,家长也需注意个人卫生,外出回家照顾孩子前,要清洁好双手,再照顾宝宝。
“多数患儿都是轻症,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一般在1周左右就会康复。少数患儿会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高淑萍提醒,要多留意孩子口腔、手、足、臀部是否有有疱疹或斑丘疹,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高烧持续不退、精神萎靡、嗜睡、呕吐、呼吸急促、肢体频繁抖动、惊跳等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目前并无特效治疗药物,抗生素亦无效。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高淑萍建议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疫苗,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需注意的是,由于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多种型别,每种型别之间没有交叉保护,如果下次感染的型别与上次不同,可能还会再次患病。因此,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里,家长需做好长期的防护措施,定期开窗通风,除勤给宝宝洗手外,家长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接触宝宝前也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同时,还要定期对孩子的餐具、玩具、衣物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酒精对手足口病病毒无效,患儿接触过的物品,如玩具、家具等可用含氣消毒水进行消毒,餐具可煮沸消毒,衣物、被褥、毛巾可清洗后在阳光下暴晒。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工作,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接回就诊,感染手足口病的患儿需症状完全消失1周后或发病14 天后,才能返回上课。要做好门把手、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物表以及餐饮用具、被褥的清洗消毒工作,并保持场所环境清洁、空气流通。此外,要督促和教育学生正确洗手,教育学生不与他人共用餐饮用具、毛巾等物品。
一审:何嘉雯
二审:许志武
三审:周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