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电视
  • 公共电视
  • 综合广播
  • 旅游广播
  • 东源台
  • 龙川台
  • 连平台
  • 紫金台
  • 和平台
  • 源城台
  • 江东区
  • 网络公司

南粤花开百千万 | 从金融圈到田埂间!澳门青年在稻田养出 “水中虫草”

来源:大湾区之声编辑:2025-05-08

从品尝到研究

从城市到农村

为了实现“禾虫自由”

澳门青年林霖完成了

从金融白领到田间农夫的跨界转变

点击查看视频↑

禾虫学名疣吻沙蚕,被誉为“水中虫草”。因其喜居于稻田中,出产季节集中在禾苗抽穗扬花的季节,故在两广地区俗称为“禾虫”。凭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鲜香的味道,禾虫受到大湾区食客们的欢迎。

十年前,因工作常往返珠海与澳门的林霖,在珠海斗门初尝禾虫,瞬间被其鲜美征服。敏锐的商业触觉告诉他,商机来了!禾虫市场需求旺盛,人工养殖大有可为。他果断辞职,一头扎进农田,开启禾虫养殖创业路。

创业初期,难题不断。第一年,虽培育出不少禾虫,却因水利系统差,水排不干,大量禾虫失收。林霖没气馁,带领团队自主设计水利系统,模拟潮汐变化并实现精准控水。

解决了水的问题,稻田又遭福寿螺侵害。林霖团队没有使用农药,而是引入 “灭螺小能手”——鸭苗。鸭宝宝们不仅消灭了福寿螺,粪便还能肥沃稻田,为禾虫生长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

随着台湾专家的加入,林霖团队更进一步,攻克了禾虫人工育苗的难题。如今,团队的培育车间有100个培育桶,年产超千万尾禾虫苗种,可投放至超 5000亩稻田养殖,发展禾下经济,帮助农民增收。科学养殖下,每亩禾虫产量超50公斤,按照市价每公斤约200元计算,每亩水稻田仅禾虫就能增收约一万元,实现 “一田双收”。

为提升禾虫产业附加值,林霖与村集体合作建设田间冷库,存放冰鲜、冻干禾虫产品,还计划加工成汤包推向全国。同时,生态种养的大米也备受青睐。“水稻 + 禾虫” 的生态套养模式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了乡村振兴。

未来,林霖计划将基地打造成科普研学基地,让孩子们体验农耕、了解禾虫。林霖的创业之路,是在大湾区“百千万工程”实践中的生动写照,展现着这片土地无限可能,也激励更多人勇敢追梦!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是广东举全省之力推进实施的战略举措,旨在通过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下大力气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努力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变成高质量发展潜力板,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走稳走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2025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第三个年头,初见成效,涌现出一系列新成果。大湾区之声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南粤花开百千万》,聚焦最新的发展,鲜活的案例,生动的人物,讲述“百千万工程”故事。


一审:田静雯

二审:许志武

三审:周凤娟


分享到:
扫描关注河源广播电视台微信号(hyrtv87)

相关新闻

  • 河源广播电视台 关于新申领新闻
  • 预警!大暴雨、10级大风、冰雹即
  • 预警!大暴雨、10级大风、冰雹即
  • 5月7日江东新区新闻
  • 5月7日江东新区新闻
  • 5月7日源城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共0人参与

    Copyright 2006-2016 河源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110报警 备案:粤ICP备1203623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许可证:粤备2011001号

    河源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160130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