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地标,近年来,市图书馆立足本土文化特色与读者多元需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多措并举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打造特色阅读阵地,为推动全民阅读、深化“书香河源”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今年,该馆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在市图书馆阅览区,随处都能看到市民手执书卷、静心阅读的身影,阅览室、自修区基本上是座无虚席。其中,有不少学生在埋头奋笔疾书写作业,或查阅书籍,趁着假期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知识,在浓浓假期味中增添缕缕书香。
大学生 蓝俊:图书馆提供一个安静的舒适的环境,能让我更加静下心来,现在在进行是考研的一些政治理论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这里一起学习,让我能更加沉浸到学习的环境里面去,让我效率更高的学习。
高中学生 万皓悦:因为我觉得图书馆这边环境好,学习氛围好,在这边也比较安静,所以在这里学习是比较好的选择,我觉得阅读氛围好,环境也不错。
在市图书馆,除了阅览场所,还打造了其他丰富的阅读空间。萧殷文学馆文献物品丰富,是传承本土文脉、激发文学创作热情的重要窗口;槎江书院古韵悠长,为读者营造沉浸式的经典阅读氛围;经典阅览区藏书丰富多样,是读者与古今中外经典对话的精神殿堂。丰富的多功能文化空间,是市图书馆为满足多元需求,打破传统阅读空间布局,匠心打造而成,让读者实现了“一站式”阅读体验。
市图书馆读者服务部负责人 蓝少花:经典阅览区持续丰富世界文学名著、国学经典等书籍、槎江书院按藏书体系、重点补充客家文化、萧殷文化、阳明文化等书籍,同时增加非遗传承、传统礼仪、红色历史等主题文献,萧殷文学馆会定期举办萧殷作品研讨会、文学讲座等,槎江书院常态化举办“槎江大讲堂”,如“红色故事我来讲”“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民俗体验深化节日内涵。
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活动引领阅读风尚。在市图书馆,暑期少儿硬笔书法培训公益课正在开展,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跟着音乐的律动,练习握笔姿势和书写方法,掌握书写技巧,培养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
市硬笔书法协会副会长 苏娜:我们是分基础班,还有高级班,基础班的学生是针对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高级班是针对四五六级高中生以上,用孩子们喜欢的音乐来教导他们写字要有节奏感,要有快慢的关系,他就能把字写得又快又好,让孩子感兴趣。
学生 赖子馨:放了一些音乐让我们来练横画和竖画,放音乐可以让我们学习的更快,音乐很有节奏,写的横非常的直,竖也非常的直,能让我们的书法水平得到更快地提升。
市图书馆充分发挥全民阅读主阵地作用,围绕“馆校共享图书”“悦读阅河源”“读书月”等项目,联动社会各界,携手名家名师,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打造了含有讲座、展览、非遗记忆课堂等系列主题式、多元化、富有吸引力的阅读品牌活动。
市图书馆读者服务部负责人 蓝少花:持续开展“槎江大讲堂”“悦读阅河源”“河源读书月”等,举办“2025 南国书香节河源分会场”活动,结合本地文化,客家非遗等,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
让书香浸润城乡每个角落。接下来,市图书馆将围绕“文明+阅读”深度融合生态,深化四级服务网络,将文明实践融入基层,开展“文明三下乡”活动,让文明扎根基层。同时,联动社会力量组建文明阅读联盟,融合各方资源,为书香河源建设注入新动力。
市图书馆副馆长 邓丽萍:深耕本土文化基因,构建有本地特色的阅读生态,深化市、县、镇、村四级服务网络,破解城乡阅读的鸿沟,将市图书馆的优质资源直达基层,激发社会协同活力,深化志愿服务体系,以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支点,撬动全民阅读的 “社会杠杆”,使阅读真正成为河源市民的生活方式,为打造 “书香河源” 注入持久动能。
全媒体记者:黄 婷 袁志艺 黄欣宇(实习)
一审:田静雯
二审:蔡晓璐
三审:巫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