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记者从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了解到,预计今年珠江流域北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西江、韩江可能发生编号洪水。
当前,珠江流域已进入汛期,根据气象水文分析预测,今年珠江流域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主汛期降雨可能偏多,北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西江、韩江可能发生编号洪水,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中小河流洪涝灾害,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截至4月16日,龙滩、百色、大藤峡等流域骨干水库已腾空42亿立方米库容迎汛备汛,全力确保流域防洪安全。
此前,广东省防总决定
全省于4月15日进入2025年汛期
随后
河源宣布同步进入汛期
这几日河源上空太阳“控场”
温度不断上升
目前全省已有12个地市
达到气象意义上的入夏标准
官宣入夏
目前河源
还在夏天的边缘疯狂试探
努力冲刺
天气晴朗干燥
不过,接下来几天
天气的画风又要变了
广东大部增温增湿
雷雨天气将逐渐频密
局部雨势不小,需注意防御
河源一周天气趋势
18~19日,低层西南风加大,且广东处于副高边缘,增温增湿,对流条件较好,西北部、中北部市县雷雨明显,局部有大雨或暴雨,其余市县有分散(雷)阵雨,局部雨势较大。
连日来,河源气温稳步上升。预计未来几天,我市气温将持续走高,云量增多,雷雨频繁,早晚有(轻)雾。
具体预报:
18日
多云到阴天,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最高气温27℃~29℃;
19日-20日
多云到阴天,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早晚有(轻)雾,气温22℃~30℃;
21日
多云,有分散(雷)阵雨,气温21℃~32℃。
未来三天雷雨频繁,需注意防御雷电、短时大风、局地短时强降水及其导致的城乡积涝、山洪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雨雾天气时,能见度低,需注意交通安全。
预计,2025年汛期我市总雨量接近常年,但降水分布不均,前汛期(4-6月)略偏少,后汛期(7-9月)偏多;“龙舟水”接近常年;台风“初台略早、终台正常;总频数接近多年平均,强度略偏强”。
汛期将呈现前旱后涝态势,阶段性与局地性气象灾害较为突出,需关注叠加效应引发的次生灾害。
市三防指挥部印发《河源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关于我市进入2025年汛期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扎实做好三防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迅速进入值班状态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报送灾情、险情信息。
压实三防责任
贯彻执行《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三防工作责任制,强化“三个联系”责任对接、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坚决把“提前避让、主动避让、预防避让”落到实处。
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盯紧雨情水情风情变化,及时发布暴雨、洪水、台风、地质灾害、山洪灾害等预警信息,强化分镇短临预警、暴雨重现期预警,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
加强重点环节防御
根据情况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山洪和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乡内涝等防御措施,加强水库、堤防等安全监测,强化隐患点、风险点群测群防和巡查值守,落实重点部位安全管控措施。
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各类应急队伍要保持战备状态,加强装备物资维护管理,确保遇有突发险情、灾情,能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援。
加强宣传教育
主动发布汛情及防御工作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强化科普宣传,引导公众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广东的入汛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前后两个汛期?
公众如何防范汛期可能引发的灾害?
一图读懂
↓↓↓
一审:何嘉雯
二审:蔡晓璐
三审:巫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