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电视
  • 公共电视
  • 综合广播
  • 旅游广播
  • 东源台
  • 龙川台
  • 连平台
  • 紫金台
  • 和平台
  • 源城台
  • 江东区
  • 网络公司
  •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年度省广播影视奖参评作品推评结果公示

电视系列、连续及组合报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巡礼】系列报道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编辑:2020-01-1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巡礼】


龙川欧江村:坚持党建引领 挖掘红色资源铸魂乡村振兴

【导语】龙川县黄布镇欧江村是革命先烈黄觉群故乡,也是首批省级“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试点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欧江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擦亮红色印记,追寻红色根脉,坚持“党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模式,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逐步提高,让村民在脱贫奔康路上快马加鞭,带动了乡村振兴发展。

【正文】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江村黄氏家族里涌现了一批革命子弟,革命先烈黄觉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25年,欧江村建立了龙川第一个农会组织——塘耙屋农会,黄觉群当选为县农协主席。1929年,欧江村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并组织成立农民自卫军,发动了一场震撼东江的鹤市暴动,打响了龙川工农革命第一枪。

【同期声】黄惠梅 龙川县黄布镇欧江村讲解员

鹤市武装暴动

在一段时间内牵制了五华 河源 龙川

国民党地主武装很大一部分兵力

然后为龙川其它苏区的创立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之后 以五兴龙苏区 黄麻布苏区

茶活苏区等为代表的苏区相继建立

龙川工农革命武装呈星火燎原之势在整个县区开展起来

【正文】

黄觉群等革命先烈为后辈们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中,欧江村把红色村与新农村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建设等规划统筹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政策、斥资近900万元,修建了黄觉群纪念馆、苏维埃政府遗址和红色大道等工程;并发动乡贤筹资建设酒店及大型停车场,对黄觉群烈士故居和古村落遗址等历史特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整体保护开发。

【同期声】黄伟胜 龙川县黄布镇欧江村党支部书记

我们结合实际情况 对我们村整体规划

第一个是旅游村 又是红色村 又是古村落

这三个名片当中 我们要把它打响亮来

讲好我们欧江的红色故事

【正文】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欧江村近年来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扶贫产业项目,为贫困户增收拓宽渠道。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还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给贫困户带来稳定收入。

【同期声】谭宇明 龙川县黄布镇欧江村驻村第一书记

现在我们村的293位贫困户

都已经全部参与到了分红中

每年合作社可以为每个贫困户

带来2000元左右的分红收入

此外 我们在宝安区财政(帮扶)资金中

有将近140万是用于咱们村集体收入的增加

每年预计可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9万元

【正文】

此外,欧江村还以红色文化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新农村建设,兴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等,实现了自然村巷道硬底化、村庄亮化美化绿化。

【同期声】黄慧朋 龙川县黄布镇欧江村村民

新农村建设现在是越来越好

我们的家庭收入也越来越高了

去年我们全家的收入达到了5万多 差不多6万元

以前我们的房子没有装修

现在把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

【同期声】黄伟胜 龙川县黄布镇欧江村党支部书记

我们村2016年集体收入1万多元

到2018年我们村的集体收入已经达到了10万元

村民(人均)以前收入(2016年)8000多元

到2018年已经达到12000多元左右

【正文】

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未来,欧江村将充分挖掘红色元素,传承红色基因,转化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游、生态游、农家乐及民宿一体的乡村旅游,进一步提高欧江村红色古村落文化知名度。同时,着力加强产业帮扶,不断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同期声】谭宇明 龙川县黄布镇欧江村驻村第一书记

我村今年还将计划开展光伏建设

并继续加大产业脱贫力度

争取能够让贫困户每年分红达到3000元

今年内所有贫困户都将全部达到预脱贫目标

我村还将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再建设一条沿河景观路

争取2020年

打造出“一河一路一广场”的休闲美丽新欧江

紫金方湖村:用红色精神滋养初心引领使命 奋力推动乡村振兴

【导语】

“一代英明其所属,养育豪杰龚苑香”,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是革命烈士龚苑香的故乡。近年来,方湖村抓住“红色村”党建示范村建设契机,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红色旅游为主导、特色种养协调发展为辅的生态型“红色村”发展新路子,用红色精神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推动乡村振兴。

【正文】

在方湖村的一座山腰上,龚苑香纪念亭正在修缮。龚苑香曾参与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先后出任中共紫河特委委员、宣传部长、中共古石区委组织部长、中共紫金县委委员等职,并受党的委派,到古竹地区发动青溪暴动,开展游击战争,为保卫和扩大革命根据地,立下赫赫战功。

【同期声】曹彩云 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党建指导员

1931年春节 因母亲病故 龚苑香回乡奔丧

被叛徒告密 不幸被捕

在狱中他经受严刑拷打 坚贞不屈 大义凛然

1932年5月

被杀害于紫金县城秋香江河边 时年30岁

2003年11月政府倡议建设纪念亭

将纪念亭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正文】

方湖村是省定贫困村,共有贫困户56户181人,因村内田地有限,资源稀薄,劳动力缺乏,脱贫任务十分艰巨。为此,该村把夯实党建基础同扶贫脱贫、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深入挖掘龚苑香烈士的英雄事迹,建设红色文化展馆和红色文化长廊,擦亮“红色方湖”党建品牌。

【同期声】钟伟强  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党支部书记

目前我村的红色资源正在建设中

我们将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和交通便利条件

计划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军事训练基地

并积极与教育 文化旅游部门对接

力争纳入生态乡村游及教育基地

宣传红色文化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正文】

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方湖村党员干部初心如磐、砥砺奋进,2016年以来,该村共投入资金1000万元,先后开展了产业、就业、党建、消费和教育扶贫等系列扶贫工作,扶贫效果显著。特别是在产业帮扶方面,方湖村利用良好的生态,依托国家级蓝野(新科)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散养豪猪和乌鸡的特色养殖,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同期声】陈方华  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村民

合作社免费提供地方和鸡苗给我发展起来的,

去年开始到现在养600多只鸡

大概收入一个月就有3000元左右

现在生活已经慢慢改善了

【同期声】魏海波  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驻村第一书记

我们合作社给我们农村提供种苗

然后提供技术培训

最后我们农户帮我们养的鸡和猪

我们合作社保价回收

我们全村有34户贫困户加入到这种模式

平均能够为我们每个贫困户

每年能够增加收入3000多元

【正文】

此外,方湖村还投入资金2000万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开展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外立面改造、饮水工程、污水处理、道路硬化等工作,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村庄绿化、灯光亮化、环境净化、道路硬底化,不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期声】钟云平 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村民

我们村建有文化广场 还有篮球场 足球场

我们都经常去那里玩的 我们村建有农家书屋

我们经常有空也去那里看一下书啊

【同期声】钟伟强 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党支部书记

2016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

到2018年已经提升到16.8万元

2016年人均收入不到8000元

2018年已经提升到15300多元

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不到4000元

(增长)到2018年9300多元。

【正文】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在新的征程中,方湖村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利用该村现有的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提高脱贫实效,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同期声】魏海波  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驻村第一书记

我们将保持目标不变 靶心不散 频道不换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目前 我们已经达成了温室养鸡 肉鸽

以及茶叶等合作意向

争取能够增加我们的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入

确保2019年底全面完成攻坚任务

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和乡村振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连平柘陂村:以红色精神立根铸魂 守初心担使命推动乡村振兴

【导语】

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柘陂村华南小学作为中共连平县委临时所在地,秘密领导全县开展武装斗争,为党传递情报、掩护领导人、输送青年参加革命队伍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该村以红色精神立根铸魂、坚守初心使命,大力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致力将全村建设成为以红色旅游服务为主导、辅以特色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协调发展的生态型“红色村”,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现场声】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华南小学学生唱校歌

忠信河畔柘陂村中

华南是我们的学校

在这里活跃着年青一群

在这里开辟着革命大道……

【正文】

在柘陂村新建的华南小学一面墙上,至今还挂着由邓基、罗楚生作词的《华南小学校歌》,60多年过去了,这首校歌仍在传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1941年春,中共地下党员钟明、邓基等在华南小学举办农民识字夜班,通过各种进步活动,影响当地开明地主支持革命,并培养了一批进步学生。邓基还与其他进步教师一起组织了歌咏队、醒狮团,到忠信各地宣传演出,将革命内容寄寓其中,隐蔽地达到传播革命思想的目的。

【同期声】吴永亮  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讲解员

通过不断的宣传

(柘陂的)革命事业越来越壮大

并建立了武工队

而华南小学地下(党)组织也以柘陂为活动基地

并成功瓦解和策反了周边敌军 配合武装力量

并在1949年5月解放了忠信全镇

【正文】

为保护利用好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带领老区群众脱贫致富,柘陂村将“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快建设华南小学党组织活动旧址以及革命纪念广场、展览馆等红色村项目,锻造“红色引擎”,引领乡村振兴。

【同期声】吴楚忠  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党支部副书记

以华南小学党组织活动旧址

这一红色文化遗产为核心建设党建示范基地

并结合忠信花灯司前村的吴氏家训文化

再延伸到大湖镇的红色资源

形成一条红色村党建教育参观路线

打造“红色村”和新农村示范村融合发展的展示区

【正文】

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当地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始终聚焦于发展扶贫产业,确定了以“特色种植+产品深加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农业高校”模式,打造以红玫瑰、黑蒜、紫珠为主的特色产业链,带动贫困户、村集体增收。

【同期声】吴尔平  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贫困户

我以前在深圳做(工) 现在回到家乡

现在在这个黑蒜厂里做 厂里还帮我们买社保

总共一个月都有4000多元工资

晚上可以在家里照顾到孩子

生活有很大的改善了现在

【同期声】吴楚忠  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党支部副书记

我们村现有贫困户77户200多人

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已全部脱贫

村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4.5万元

增加到2018年底的22万元

全村的人年平均收入2016年8226元

增加到2018年底10815元

【正文】

此外,柘陂村还投入扶贫资金近700万元,铺设村(巷)道7公里,安装路灯近千盏,兴建农业灌溉水渠6.6公里等,在推动脱贫产业、民生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同期声】吴伟崇  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村民

文化广场建好以后

村民就经常去那里健身

还有到晚上去跳舞的都有唱歌的

搞一下文体活动

【正文】

担当新使命,奋进新时代。未来,柘陂村将继续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筹建占地2650亩的农业生态产业园,并全力打造“红黑紫”主导产业链,增强扶贫产业的造血功能,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同期声】张亮亮  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驻村第一书记

继续发动更多的贫困户

参与种植我们的玫瑰黑蒜 紫珠等特色农产品

同时我们也会联系公司进行保底回购并进行深加工

与有意愿的贫困户签订长期劳动合同

多举措并举确保我们的贫困户增收落到实处

留下一个长效脱贫机制

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

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9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分享到:
扫描关注河源广播电视台微信号(hyrtv87)

相关新闻

  • 500斤水牛掉进6米深水井,龙川消
  • 两人在紫金猎捕画眉鸟 被判拘役4
  • 1月14日龙川新闻
  • 1月14日龙川新闻
  • 电视评论《开年六论提效破局》
  • 电视少儿节目《成长面对面——如

网友评论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共0人参与

    Copyright 2006-2016 河源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110报警 备案:粤ICP备1203623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许可证:粤备2011001号

    河源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16013010505